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細胞毒性(顯微鏡觀察法)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細胞毒性檢測是評估材料或化合物對細胞存活、增殖及功能影響的關鍵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研究、藥物開發、醫療器械安全性評價等領域。顯微鏡觀察法作為經典的定性及半定量檢測手段,通過直接觀察細胞形態變化、貼壁狀態、存活率等指標,能夠快速、直觀地反映細胞毒性效應。相較于其他方法(如MTT法、流式細胞術),顯微鏡觀察法兼具經濟性、操作簡便性及高靈敏度,尤其適用于初步篩選或動態監測毒性作用。
顯微鏡觀察法在細胞毒性檢測中的核心項目包括:
1. 細胞形態變化:觀察細胞腫脹、皺縮、空泡化、膜破裂等異常形態;
2. 細胞貼壁能力:評估受試物對細胞黏附能力的影響;
3. 細胞存活率:通過活/死細胞染色(如臺盼藍、FDA/PI)計算比例;
4. 細胞凋亡/壞死特征:檢測核碎裂、染色質凝聚等特異性表現;
5. 細胞增殖抑制:通過細胞密度變化間接評估毒性作用。
實驗需配備以下核心儀器:
1. 倒置光學顯微鏡:用于活細胞或染色樣本的實時觀察(推薦配備數碼成像系統);
2. 細胞培養箱:維持恒定的溫度(37℃)、濕度及CO?濃度(5%);
3. 離心機:用于細胞懸液制備及染色后清洗步驟;
4. 酶標儀(可選):輔助定量分析染色結果;
5. 超凈工作臺:確保實驗過程的無菌條件。
標準操作流程如下:
1. 樣本處理:將待測樣品與細胞共培養(通常24-72小時),設置空白對照及陽性對照;
2. 細胞染色:采用臺盼藍(0.4%)染色死細胞,或FDA(熒光素二乙酸酯)/PI(碘化丙啶)雙染區分活/死細胞;
3. 顯微觀察:在100-400倍放大下拍攝至少5個隨機視野,記錄細胞形態、染色情況及密度;
4. 數據分析:通過圖像分析軟件計算存活率,公式為:存活率(%) = (活細胞數/總細胞數)×;
5. 結果判定:根據細胞反應分級(如無毒性、輕度、中度、重度毒性)進行綜合評價。
該方法需遵循以下/標準:
1. ISO 10993-5:《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5部分:體外細胞毒性試驗》;
2. GB/T 16886.5:中國等同采用的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標準;
3. USP<87>:美國藥典體外細胞毒性檢測指南;
4. OECD TG 487:體外微核試驗中細胞毒性評估規范。
實驗需設置至少3個獨立重復,細胞存活率≥70%判定為無顯著毒性,50-70%為輕度毒性,30-50%為中度毒性,<30%為重度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