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動物性食品對乙酰氨基酚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對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一種廣泛應用于人類醫療的解熱鎮痛藥物,近年來因其在畜牧業中的潛在濫用(如治療動物發熱或疼痛)而被發現在動物性食品中殘留。這類殘留可能通過肉類、蛋類、乳制品等食物鏈進入人體,長期攝入可能引發肝腎功能損傷、過敏反應甚至致癌風險。因此,加強對動物性食品中對乙酰氨基酚的檢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公眾健康的重要環節。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及各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均將其列為監測項目,并制定了嚴格的殘留限量標準。
動物性食品中對乙酰氨基酚的檢測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殘留量測定:檢測肉類(如豬肉、牛肉、禽肉)、內臟(肝臟、腎臟)、乳制品及蛋類中的對乙酰氨基酚及其代謝產物的含量。 2. 代謝產物分析:如對乙酰氨基酚的硫酸酯、葡萄糖醛酸結合物等,評估其毒性轉化風險。 3. 組織分布研究:探究藥物在動物不同器官中的蓄積特性,為制定殘留限量標準提供依據。
為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靈敏度,實驗室通常采用以下儀器設備: 1. 液相色譜儀(HPLC):適用于常規殘留定量分析,配備紫外檢測器或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 2.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LC-MS/MS):用于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定性及定量檢測,尤其適用于復雜基質樣品。 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用于快速篩查,但需結合前處理技術以提高特異性。 4. 固相萃取裝置(SPE):用于樣品前處理,去除干擾物質并富集目標分析物。
對乙酰氨基酚的檢測方法需遵循標準化流程,典型步驟包括: 1. 樣品前處理:將樣品均質化后,用乙腈或甲醇提取目標物,經SPE柱凈化去除脂類、蛋白質等雜質。 2. 儀器分析: - HPLC法:采用C18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水(含0.1%甲酸),檢測波長245 nm。 - LC-MS/MS法:通過多反應監測(MRM)模式,選擇特征離子對(如m/z 152→110)進行定量。 3. 數據處理:通過標準曲線法或內標法計算殘留量,確保結果符合方法驗證要求(線性范圍、回收率、精密度)。
國內外相關檢測標準為實驗室提供了技術依據,包括: 1. 中國標準:GB 31650-2019《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中獸藥大殘留限量》明確了對乙酰氨基酚在動物肌肉中的限量(≤50 μg/kg)。 2. 標準:歐盟EU 37/2010規定其不得用于食品動物,殘留量需低于檢測限(通常為10 μg/kg)。 3. 行業方法:參考《中國獸藥典》或AOAC International的LC-MS/MS檢測指南,確保方法學合規性。
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乙酰氨基酚在動物性食品中的殘留監測已實現高靈敏度、高通量分析。未來需進一步開發快速篩查技術(如免疫層析試紙條),并加強養殖環節的用藥監管,從源頭控制藥物殘留風險,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