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γ射線遠距治療設備源皮距位置偏差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5-19 01:46:23 -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9日 01:46
醫用γ射線遠距治療設備源皮距位置偏差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醫用γ射線遠距治療設備源皮距位置偏差檢測的重要性
醫用γ射線遠距治療設備是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核心設備,其治療精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源皮距(Source-to-Skin Distance, SSD)作為設備的關鍵參數之一,表示放射源到患者皮膚表面的距離。若SSD位置存在偏差,可能導致劑量分布誤差,進而影響腫瘤靶區的覆蓋效果或損傷正常組織。因此,定期對SSD位置偏差進行檢測是設備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也是醫療機構必須遵循的規范化操作。
檢測項目與核心參數
SSD位置偏差檢測的主要項目包括:
- 靜態SSD偏差檢測:設備在固定治療模式下,不同機架角度下的實際SSD與設定值的差異。
- 動態治療偏差檢測:治療過程中機架或治療床運動時SSD的穩定性。
- 綜合系統誤差分析:包括機械定位誤差、激光定位系統誤差及影像引導系統的匹配誤差。
檢測儀器與工具
為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需使用以下儀器:
- 激光測距儀:用于高精度測量放射源與模擬皮膚表面的距離,分辨率需達±0.5mm。
- 三維水箱或固體水模體:模擬患者體表,配合電離室或膠片進行劑量驗證。
- 機械測距裝置:如標尺或機械臂,用于快速驗證SSD的物理位置。
- 定位驗證膠片:記錄射野與標定位置的幾何偏差。
檢測方法與操作流程
根據標準(如IEC 60601-2-11)和國內規范(如GB 15213-2016),SSD位置偏差檢測流程如下:
- 靜態檢測:
- 將設備機架角度設置為0°,選擇標準SSD(通常為80cm或100cm)。
- 使用激光測距儀測量放射源到模體表面的距離,重復3次取均值。
- 對比設定值與實測值的差異,偏差應≤±2mm。
- 動態檢測:
- 在治療床移動或機架旋轉過程中,通過三維水箱實時監測SSD變化。
- 結合膠片分析射野中心與標定位置的偏移量。
- 綜合誤差校正:
- 若偏差超出限值,需調整激光定位系統或機械傳動部件,并重新校準。
檢測標準與限值要求
根據現行標準,SSD位置偏差的允許范圍如下:
- 單次靜態測量偏差:≤±2mm(GB 15213-2016)。
- 動態治療過程中的大偏差:≤±3mm(IEC 60601-2-11)。
- 多角度綜合誤差:各機架角度下偏差的均方根誤差應≤1.5mm。
需注意的是,檢測周期應根據設備使用頻率設定,通常建議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并在每次設備維修或參數調整后重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