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醫用γ射線遠距治療設備源置于貯存位時機頭泄漏射線的空氣比釋動能率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醫用γ射線遠距治療設備(如鈷-60治療機)是腫瘤放射治療的核心設備之一,其安全性和性直接關系到患者與醫務人員的健康。當放射源處于貯存位時,理論上應通過屏蔽系統完全阻擋射線泄漏,但機械磨損、屏蔽材料老化或設計缺陷可能導致微量射線外泄。機頭泄漏射線的空氣比釋動能率檢測是驗證設備安全性的關鍵環節,可確保設備在非治療狀態下符合輻射防護標準,避免工作人員和公眾受到非必要照射。原子能機構(IAEA)及各國監管部門均將此檢測列為設備驗收、定期質檢的強制性項目。
本檢測的核心目標是量化源貯存位時設備機頭表面及周圍區域的空氣比釋動能率,具體包括:
1. 機頭外表面5 cm處泄漏射線的空氣比釋動能率
2. 距機頭表面1 m處任意點的泄漏輻射水平
3. 設備在不同方位(前、后、左、右、頂部)的泄漏分布差異
檢測需在設備大額定裝源活度下進行,并記錄環境本底輻射值用于數據修正。
檢測需配備輻射測量系統:
- 電離室探測器:如PTW 30013型0.6 cm3指形電離室,測量范圍為0.1 μGy/h~10 Gy/h
- 環境級輻射劑量儀:具備高靈敏度與寬量程,如AT1123型閃爍體探測器
- 三維定位裝置:確保測量點與機頭表面保持精確距離
- 輻射質驗證模體:用于確認射線能量符合設備標稱值(鈷-60需驗證1.25 MeV特征γ射線)
所有儀器應定期通過計量院或授權機構校準,并取得有效期內的校準證書。
檢測過程嚴格遵循GBZ 161-2004《醫用γ射束遠距治療防護與安全標準》:
1. 環境準備:關閉治療室其他輻射源,監測環境本底并記錄溫濕度
2. 儀器校準:使用標準放射源對探測器進行能響修正與刻度因子驗證
3. 定位測量:
- 將電離室置于機頭表面5 cm處,沿周向每45°取點測量
- 在1 m距離處設置8個方位測量點(含對角線方向)
4. 數據采集:每個點位連續測量3次,每次積分時間≥5分鐘,取算術平均值
5. 結果判定:對比實測值與標準限值(機頭表面≤0.2 mGy/h,1 m處≤0.02 mGy/h)
相關標準體系包括:
- 標準:IEC 60601-2-11(醫用電子加速器安全專用要求)
- 標準:GB 9706.17-2009(醫用電氣設備第2部分:γ射束治療設備安全專用要求)
- 行業規范:YY 0831.1-2011(醫用γ射線遠距治療設備性能試驗方法)
檢測報告需包含測量點位示意圖、儀器校準信息、修正參數及不確定度分析,檢測周期建議每12個月進行一次,設備大修或源更換后須立即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