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植物性食品草甘膦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草甘膦(Glyphosate)作為使用量大的廣譜除草劑,在農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于雜草防控。然而,其在植物性食品中的殘留問題引發廣泛關注。研究表明,長期攝入過量草甘膦可能對人體內分泌系統、腸道菌群及肝臟功能產生潛在危害。因此,建立準確的檢測體系對保障食品安全、規范農藥使用及滿足貿易技術要求具有重要意義。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歐盟及中國等均制定了嚴格的殘留限量標準,其中歐盟對谷物類產品的大殘留限量(MRL)為10 mg/kg,而我國GB 2763-2021規定谷物中限量為5 mg/kg。
植物性食品草甘膦檢測的核心項目包括:
1. 草甘膦本體殘留量
2. 主要代謝物氨甲基膦酸(AMPA)含量
3. 不同基質(如谷物、果蔬、茶葉)中的特異性檢測
4. 加工食品中降解產物的追蹤分析
需特別注意樣品基質效應可能導致的檢測偏差,要求建立針對不同食品類型的檢測模型。
現代檢測體系主要依賴以下精密儀器:
1.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HPLC-MS/MS):具有高靈敏度(檢測限可達0.01 mg/kg)和抗干擾能力
2.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需衍生化處理,適用于非極性基質檢測
3.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儀(ELISA):適用于快速篩查,檢測限約0.1 mg/kg
4. 超液相色譜(UHPLC):提升分離效率,縮短檢測周期
實驗配套設備包括冷凍離心機、氮吹儀、固相萃取裝置等前處理系統。
主流檢測流程包含三大關鍵環節:
1. 樣品前處理:采用QuEChERS方法快速提取,配合C18或石墨化碳黑柱凈化
2. 衍生化反應:使用九氟丁醇(HFBA)或三甲基硅烷(TMS)進行衍生,增強檢測信號
3. 儀器分析:通過MRM(多反應監測模式)進行定量分析,內標法校正基質效應
標準化方法包括AOAC 2008.01、EPA Method 547,我國主要依據GB/T 20769-2008標準。
檢測過程需嚴格執行:
1. 空白對照與加標回收實驗(回收率應控制在70-120%)
2. 平行樣檢測(RSD≤15%)
3. 標準曲線線性驗證(r2≥0.995)
4. 定期參與FAPAS等能力驗證
現行標準體系涵蓋ISO 16308:2014水樣檢測、GB 23200.121-2021植物源食品檢測等規范,新研究正在推進LC-MS/MS直接檢測技術以簡化前處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