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糖、糖果、糕點、蜜餞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產生的腸毒素可引發嘔吐、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癥狀。糖、糖果、糕點和蜜餞等食品因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原料污染、加工環境控制不當或儲存條件不佳等問題,容易成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潛在污染源。尤其這類食品的高糖、低水分特性可能抑制部分微生物生長,但金黃色葡萄球菌仍能在一定條件下存活并繁殖。因此,開展針對性的微生物檢測是保障食品安全、預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環節。
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核心項目包括:
1. 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總數測定;
2. 腸毒素(SEA-SEE)的定性或定量檢測;
3. 凝固酶活性驗證(區分致病性與非致病性菌株);
4. 耐熱核酸酶檢測(輔助鑒定指標)。
常規檢測需配置以下設備:
- 微生物培養箱(恒溫30-37℃)
- PCR儀(分子生物學檢測腸毒素基因)
- ELISA檢測試劑盒(腸毒素蛋白分析)
- 生物安全柜(樣品前處理)
- 全自動菌落計數儀(快速定量分析)
- 熒光顯微鏡(快速鑒定試劑輔助觀察)
1. 傳統培養法(GB 4789.10-2016)
步驟包括:樣品均質→選擇性增菌(7.5% NaCl肉湯)→Baird-Parker平板分離→血漿凝固酶試驗確認,耗時5-7天,但結果準確性高。
2. 分子生物學檢測法
采用PCR技術擴增nuc基因或腸毒素基因(如sea、seb),3-6小時內完成定性檢測,靈敏度可達10^2 CFU/g。
3. 免疫學快速檢測法
使用膠體金試紙條或ELISA試劑盒,30分鐘內完成腸毒素篩查,適用于現場快速檢測,但需注意交叉反應風險。
國內主要依據以下標準:
-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 GB 29921-2021《食品安全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規定糖果類金黃色葡萄球菌限量為n=5,c=1,m=10^2 CFU/g
- SN/T 1895-2007提供實時熒光PCR檢測方法
參考標準包括ISO 6888系列及FDA BAM方法。
通過科學的檢測流程、規范的儀器操作和嚴格的質控體系,可有效監控糖類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風險,為食品生產企業提供可靠的質量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