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光纖連接器和無源器件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本規范適用于各種類型、尺寸和結構的光纖光纜用整套連接器和各個單獨器件(例如轉接器、插頭、插座)。其中包括: ——整套連接器的要求; ——質量評定程序; ——整套連接器和各個單獨器件(例如轉接器、插頭和插座)的測量和試驗程序。
本標準適用于纖維光學領域中采用的具有下列特性的纖維光學隔離器門類: --為非互易性光器件; --為無源器件,不含有光電或其他變換元件; --具有定向傳輸光信號的兩個端口,端口通常為光纖連接器或光窗口; --為波長敏感性器件。 本標準旨在對下列內容確立統一要求: --光學、機械和環境特性或性能參數; --分類; --質量評定程序; --試驗和測量方法。
本標準敘述了纖維光學分路器的類別劃分,包括非波長選擇型分路器以及波分復用器/解復用器,每一類別將在單獨的分規范中加以規定,本總規范確定了劃分分路器類型的結構,被測量參數和對幾種類型分路器共同的試驗方法。
本標準規定了遠動終端設備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設備供應和保證期限。本標準適用于各種遠動終端設備(以下簡稱為設備),變電站、電廠測控單元和數據轉發設備也可參照使用。
本標準規定了儀器儀表用機械元件、彈性元件、敏感元件、機電元件、儀表電機、儀器光源及顯示器件七類產品的名稱、性能特性等方面的術語和定義。本標準適用于儀表元器件的生產、使用、科研和教學等方面,作為統一技術用語的依據。
GB/T 17564的本部分在公共字典內規定: ——電工設備和系統用電氣元器件和材料的數據元素類型定義;——元器件類別及相關分類模式的定義;這些定義與電氣元器件(包括電子、機電元器件和電工設備及系統中用的材料)有關。本部分的目的是用下列方式提供唯一標識的數據元素類型集:——定義的內容準確無歧義;——規定的值格式;——非定量數據元素類型的規定值域。元器件分類模式、元器件類別定義(通過特定數據元素類型將相關和有效的特性特征分配給每類元器件)用來準確元歧義定義數據元素類型并且使整個數據元素類型集可管理。本部分的數據元素類型集預定用于計算機化系統進行元器件選擇與元器件管理、零部件列表處理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和測試。
GB/T 18233的本部分規定了數據中心建筑群內機房和接入機房的通用布纜,或者其他類型建筑物內數據中心的通用布纜,包括平衡布纜和光纖布纜。本部分主要適用于大電信服務距離為2000m的建筑。更大距離的系統可參考使用。本部分規定的布纜系統支持廣泛的應用,包括音頻、數據和視頻,以及供電。本部分直接或通過引用ISO/IEC 11801-1:2017規定:a) 數據中心內通用布纜的結構和小配置;b) 設備插座(EO)接口和外部網絡接口(ENI);c) 布纜鏈路和信道的性能要求;d) 實現的要求和選項;e) 布纜組件的性能要求;f) 符合性要求和驗證規程。安全(電氣安全和防護、防火等)和電磁兼容(EMC)要求由其他標準和法規規定,不包括在本部分的范圍內。但本部分給出的信息有助于符合這些標準和規范。
本規范適用于單個纖維光學轉接器。所涉及的轉接器包括下列類型:——使插頭連接器與另一個相同類型的插頭連接器相連接的轉接器;——使插頭連接器與另一個不同類型的插頭連接器相連接的轉接器;——使光纖光纜連接器與其他諸如發光二極管(LED)、光開關等光學器件相連接的轉接器。 本規范規定:——轉接器要求;——質量評定程序。
本標準規定了被試纖維光學器件回波損耗測量程序。 通過采用低光學相干干涉方法以微米級的空間分辨率和高動態范圍測量單模光器件的反射分布。 通過采用光頻域反射方法,以厘米級的空間分辨率和高動態范圍測量單摸器件的回波損耗。
本部分規定了評定導銷式多芯套管和連接器中端面幾何結構的程序。基本特性為:相對于端面的光纖位置(無論凹進或凸出)、相對于導銷孔的端面角度以及多模光纖的纖芯下陷。
本部分旨在規定測量隨機配接的光連接器的衰減的統計分布和平均值所要求的程序,本部分術語“衰減”也可稱為“插入損耗”。
本標準規定了纖維光學環行器的相關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質量評定程序以及標志、包裝、貯存等條件。 本標準適合于應用在光纖通信和其他光纖技術的環行器。
GB/T 18898的本部分規定了L波段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單波道、多波道數字傳輸應用的L波段摻鉺光纖放大器性能參數指標和試驗方法,檢驗程序,包裝、標志、運輸、貯存和安全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L波段中單波道、多波道數字傳輸應用的EDFA器件。
本標準定義了基于GB/T 15629.3-1995、IEEE Std 802.11、IEEE Std 802.15-2002以及RFC 791、RFC 768和RFC 793等協議的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系統結構、數據鏈路層協議、應用層服務定義與協議規范以及基于XML的設備描述規范。 本標準適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
本部分規定了現場總線組成部分的要求。它還規定媒體和網絡組態的要求,以確保符合下列水準: a) 在數據鏈路層差錯檢查之前的數據完整性; b) 在物理層設備之間的可互操作性。 現場總路線物理層符合GB/T 9387所定義的OSI 7層模型的第1層,但也有例外,如某些類型的幀定界符在物理層,而其他一些類型的幀定界符在數據鏈路層。
本標準規定了通信設備用光電子器件的術語、定義、可靠性評定的一般要求、試驗程序和光電子器件的評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通信設備用光電子器件,包括激光二極管、發光二極管、光電二極管、雪崩光電二極管及其它們的組件。其他類似器件可參照執行
本標準規定了住宅通用布纜。住宅可能由一棟或多棟建筑組成,也可能一棟建筑中包含多個住宅。本標準規定的通用布纜支持以下三種應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廣播和通信技術(BCT);·建筑物內的指令、控制和通信(CCCB)。本標準規定的布纜由下述一種或多種組成:·平衡布纜;·同軸布纜;·光纖布纜。本標準就下述內容規定了通用布纜的設計和配置要求:a)結構和拓撲結構;b)低配置;c)永久鏈路和信道的性能要求;d)連接點的位置和密度;e)對特定應用設備和外部網絡的接口;f)與其他建筑物服務的共存性。安全(電氣、火災等)和電磁兼容(EMC)的要求不在本標準范圍內,而由其他標準和法規所包括,然而,本標準給出的信息可能有助于滿足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