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織物燃燒試驗前的商業洗滌程序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在紡織品的防火安全性能評估中,燃燒試驗是核心環節之一。然而,織物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能經歷多次商業洗滌,其阻燃性能可能因洗滌過程中纖維結構變化、阻燃劑流失或化學殘留而受到影響。因此,在燃燒試驗前模擬商業洗滌程序并進行相關檢測,是確保測試結果真實反映產品實際使用性能的關鍵步驟。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驗證阻燃劑的耐久性,還能評估織物在長期使用后的防火安全性是否符合標準。
商業洗滌程序檢測主要涵蓋以下關鍵項目:
1. **尺寸穩定性**:通過測量洗滌前后織物的尺寸變化,評估其收縮或膨脹程度;
2. **阻燃劑殘留量**:分析洗滌后織物表面阻燃劑的保留率;
3. **物理性能變化**:包括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力學指標的測試;
4. **pH值檢測**:評估洗滌后織物表面化學環境對阻燃性能的影響;
5. **表面結構觀察**:通過顯微鏡檢查纖維損傷或涂層脫落情況。
為實現檢測,需采用儀器:
- **商用工業洗衣機與干燥機**:模擬標準商業洗滌環境;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用于定量分析阻燃劑殘留;
- **萬能材料試驗機**:測定洗滌后的力學性能變化;
- **pH計**:檢測織物表面酸堿度;
-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纖維微觀結構變化。
檢測流程通常分為以下步驟:
1. **預處理**:按標準(如ISO 6330)裁剪樣品并標記初始尺寸;
2. **洗滌程序**:根據客戶要求選擇洗滌劑種類、水溫(通常40-60℃)及循環次數(如50次);
3. **干燥處理**:采用滾筒烘干或平鋪晾干方式,記錄干燥參數;
4. **取樣分析**:每完成5-10次洗滌循環后取樣,進行阻燃劑含量及物理性能測試;
5. **數據對比**:將洗滌后指標與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主要依據的及行業標準包括:
- **ISO 6330**:紡織品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
- **AATCC 61**:耐家庭和商業洗滌色牢度測試;
- **ASTM D1230**:紡織品可燃性測試標準中關于預處理的要求;
- **GB/T 17596**:中國標準中織物燃燒性能的前處理規范;
- **NFPA 701**:美國防火協會對阻燃織物的洗滌耐久性要求。
通過嚴格的商業洗滌程序檢測,可有效模擬織物在真實使用場景下的性能演變,為燃燒試驗提供可靠的前處理數據。這一過程不僅需要的儀器操作和標準化的檢測方法,還需結合產品終用途選擇適配的測試標準。只有經過全面驗證的阻燃紡織品,才能確保其長期使用中的防火安全性,滿足市場的合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