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wǎng)!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面罩球鏡度、柱鏡度、棱鏡度互差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面罩作為視力矯正或防護設備的核心部件,其光學性能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視覺清晰度與舒適性。球鏡度(SPH)、柱鏡度(CYL)及棱鏡度(PRISM)是衡量面罩光學參數(shù)的核心指標,分別對應矯正近視/遠視、散光及斜視的屈光需求。在實際生產(chǎn)和使用中,若這三個參數(shù)的互差超出允許范圍,可能導致視物變形、眼肌疲勞甚至視力進一步受損。因此,通過科學檢測手段確保面罩的光學參數(shù)符合標準,是保障產(chǎn)品質(zhì)量與用戶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面罩的球鏡度、柱鏡度及棱鏡度互差檢測包含以下核心項目:
1. 球鏡度偏差檢測:驗證實際球鏡度與標稱值的差異是否在允許范圍內(nèi),通常要求單光鏡片偏差≤±0.08D,漸進鏡片≤±0.12D。
2. 柱鏡度及軸位偏差檢測:檢查散光度數(shù)(CYL)與軸位誤差,柱鏡度偏差需≤±0.08D,軸位偏差≤±2°。
3. 棱鏡度基底方向偏差檢測:評估棱鏡屈光力偏差及基底方向偏移量,允許偏差范圍一般為標稱值的±0.25△(棱鏡度),基底方向誤差≤2°。
現(xiàn)代檢測主要依托高精度光學儀器完成:
- 自動焦度計:通過光學傳感器快速測量球鏡度、柱鏡度及棱鏡度,分辨率可達0.01D,適用于批量檢測。
- 棱鏡分析儀:采用激光干涉法測量棱鏡基底方向,精度達0.1°。
- 三維光學測量系統(tǒng):結(jié)合CCD成像與算法分析,可同步檢測多個參數(shù)的空間分布均勻性。
標準檢測流程分為以下步驟:
1. 儀器校準:使用標準鏡片校準設備,確保測量基準準確。
2. 樣品固定:將面罩置于專用夾具,消除機械應力導致的形變誤差。
3. 多點測量:在鏡片光學中心及周邊5個點位進行重復測量,計算平均值與大偏差。
4. 數(shù)據(jù)比對:將實測值與標稱值、公差范圍進行對比分析,輸出合格判定報告。
相關檢測需遵循以下國內(nèi)外標準:
- GB 13511-2011《配裝眼鏡》:規(guī)定單焦點鏡片球鏡度互差≤0.12D,柱鏡軸位偏差≤3°。
- ISO 12870:2016:明確棱鏡度允許誤差為標稱值的±5%,基底方向偏差≤3°。
- ANSI Z80.1-2020:要求散光鏡片柱鏡度偏差≤0.125D,軸位誤差≤2°。
檢測報告需包含測量環(huán)境(溫度23±5℃、濕度≤60%RH)及設備型號等關鍵信息,確保結(jié)果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