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外殼、極性和尺寸檢查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外殼、極性和尺寸檢查是電子元器件、連接器、電池及各類工業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質量控制環節。外殼作為產品保護層,直接影響產品機械強度、密封性和安全性;極性檢查則確保電子元件的正確安裝方向,避免因反向接入導致電路損壞;尺寸檢測則關系到產品的裝配精度和兼容性。隨著工業制造精度要求的提升,這三項檢測已成為產品質量認證(如CE、UL)、生產過程標準化以及用戶滿意度提升的核心內容。
外殼、極性和尺寸檢測的核心項目包括:
1. 外殼檢測:外觀完整性(劃痕、變形、裂紋)、材質硬度、密封性(防水/防塵性能)、表面涂層附著力。
2. 極性檢測:標識清晰度(符號、顏色)、引腳/端子方向一致性、電氣性能驗證(反向電流測試)。
3. 尺寸檢測:長度/寬度/高度公差、孔徑/間距精度、安裝孔位置度、配合面平面度。
針對不同檢測需求,需采用設備:
- 尺寸檢測:三坐標測量機(CMM)、光學投影儀、激光掃描儀、游標卡尺、千分尺。
- 極性檢測:自動光學檢測儀(AOI)、X射線成像設備、極性測試夾具。
- 外殼檢測:氣密性測試儀、鹽霧試驗箱、拉力試驗機、表面粗糙度儀。
檢測需遵循標準化流程:
1. 目視檢查:通過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外觀缺陷及極性標識。
2. 尺寸測量:使用CMM或投影儀獲取三維數據,比對設計圖紙公差要求。
3. 功能性驗證:通過極性測試儀模擬反向接入,檢測電路保護功能是否正常。
4. 環境測試:對外殼進行鹽霧試驗(48小時)、跌落測試(1.5m高度)等可靠性驗證。
檢測需符合以下標準:
- 標準:IEC 60068(環境試驗)、IPC-A-610(電子組件外觀驗收)。
- 行業規范:ISO 2768(一般公差)、MIL-STD-883(微電子器件測試)。
- 企業標準:依據客戶圖紙要求,如孔徑公差±0.05mm,極性標識誤差≤1°。
通過上述系統化檢測,可有效避免產品因外殼缺陷、極性錯誤或尺寸偏差導致的批次性質量問題,確保產品符合市場準入要求并提升品牌信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