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絕緣材料相比漏電起痕指數(CTI)測定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相比漏電起痕指數(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CTI)是衡量絕緣材料在潮濕和污染條件下抵抗表面漏電起痕能力的關鍵參數,廣泛應用于電氣設備、電子元件及高壓絕緣部件的選材與安全評估中。CTI值越高,表明材料在惡劣環境下抵抗電痕形成的能力越強,從而降低因漏電引發的短路、火災等風險。隨著電氣設備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化的發展,對絕緣材料CTI的測定需求日益凸顯,成為材料研發、質量控制和行業標準認證的核心內容之一。
CTI測定主要包括以下檢測項目: 1. **電痕化電壓測定**:確定材料在特定污染液(如氯化銨溶液)下發生電痕化的起始電壓; 2. **電痕化時間記錄**:記錄材料從施加電壓到形成導電通路的持續時間; 3. **耐壓等級劃分**:根據測試結果將材料劃分為不同CTI等級(如CTI 600、CTI 400等); 4. **表面形貌分析**:觀察電痕化后材料表面的碳化路徑和損傷程度。
CTI測定需使用設備,包括: 1. **CTI測試儀**:配備可調高壓電源和電極系統; 2. **電極裝置**:通常采用鉑金電極,間距固定為4mm; 3. **污染液滴加裝置**:精確控制氯化銨溶液的滴落速率(如25滴/分鐘); 4. **計時與記錄系統**:實時監測電壓、電流及電痕化時間; 5. **環境控制單元**:確保測試在恒溫恒濕(如23℃±2℃,50%±5% RH)條件下進行。
CTI測定遵循標準化流程: 1. **樣品制備**:將材料加工成標準尺寸(通常≥15mm×15mm×3mm),表面清潔無缺陷; 2. **電極安裝**:按標準間距固定電極,施加垂直壓力(約1N); 3. **污染液滴加**:在電極間持續滴落0.1%氯化銨溶液; 4. **梯度升壓測試**:以25V為步長逐步提升電壓,每個電壓水平維持至電痕化或達到規定時間(如100秒); 5. **終點判定**:當材料表面形成連續導電通路或電流超過0.5A時終止測試; 6. **重復驗證**:同一材料需進行5次有效測試,取低耐受電壓作為CTI值。
CTI測定需嚴格遵循及行業標準: 1. **IEC 60112**:電工委員會標準,定義測試條件與判定方法; 2. **GB/T 4207-2022**:中國標準,等效采用IEC 60112,適用于固體絕緣材料; 3. **UL 746A**:美國保險商實驗室標準,補充了材料耐漏電起痕性能的分級要求; 4. **ASTM D3638**: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針對有機材料的耐電痕化測試。
通過上述檢測流程,企業可準確評估絕緣材料的長期可靠性,為產品設計與安全認證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推動高性能絕緣材料的研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