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鎳鈷錳酸鋰粒度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鎳鈷錳酸鋰(LiNixCoyMnzO2,簡稱NCM)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關鍵組成部分,其物理化學性質直接影響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其中,粒度分布是表征材料性能的核心參數之一,均勻的顆粒尺寸能夠優化電極的壓實密度和電解液浸潤性,同時減少充放電過程中的應力不均問題。因此,通過科學規范的粒度檢測手段對NCM材料進行質量控制,已成為電池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鎳鈷錳酸鋰粒度檢測的核心項目包括:粒徑分布(PSD)、D10/D50/D90值、比表面積(BET)以及顆粒形貌分析。其中,D50(中位粒徑)反映顆粒的集中趨勢,D10和D90分別表征細顆粒和粗顆粒的占比,比表面積則與材料的反應活性密切相關。此外,顆粒的球形度、團聚狀態等形貌特征也會通過電鏡分析進行評估。
針對不同檢測需求,主要采用以下儀器:
1. 激光粒度分析儀:基于Mie散射原理,快速測定粒徑分布,適用于0.1-3000μm范圍的粉末;
2.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直接觀察顆粒形貌及微觀結構,分辨率可達納米級;
3. 動態光散射儀(DLS):用于亞微米級顆粒的懸浮液體系檢測;
4. 比表面積分析儀:通過氮氣吸附法(BET法)計算材料比表面積。
典型檢測流程包括:
1. 樣品預處理:采用超聲分散或機械攪拌消除顆粒團聚;
2. 儀器校準:使用標準物質(如聚苯乙烯微球)驗證設備精度;
3. 數據采集:根據儀器類型設置合適參數(如激光波長、散射角);
4. 結果分析:通過專用軟件擬合數據,生成累積分布曲線及統計報告。
鎳鈷錳酸鋰粒度檢測需遵循以下標準:
- 標準:ISO 13320(激光衍射法通則)、ISO 9276(粒度分析數據表達規范);
- 標準:GB/T 19077(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GB/T 24533(鋰離子電池材料測試方法);
- 行業規范:IEC 62660(動力電池性能測試)中關于正極材料特性的要求。
實際檢測中需關注:
1. 分散介質的選擇(如去離子水或有機溶劑)需與材料兼容;
2. 避免超聲時間過長導致顆粒破碎,造成結果偏差;
3. 對于多批次樣品,需保持測試條件(如溫度、濕度)一致;
4. 結合SEM圖像驗證激光法結果,避免因顆粒形貌不規則引起的測量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