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燒失量(灼燒減量)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5-23 05:07:32 -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23日 05:07
灼燒失量(灼燒減量)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灼燒失量(灼燒減量)檢測概述
灼燒失量(Loss on Ignition, LOI),又稱灼燒減量,是指在高溫條件下材料中揮發性物質(如水分、有機物、碳酸鹽等)受熱分解或氧化逸出導致的重量損失百分比。該指標廣泛應用于陶瓷、礦石、化工原料、耐火材料、玻璃工業及環境監測等領域,是評價材料高溫穩定性、純度及成分均勻性的重要參數。通過灼燒失量檢測,可有效判斷材料中雜質的類型和含量,為生產工藝優化、產品質量控制及原材料篩選提供科學依據。
檢測項目與適用場景
灼燒失量檢測的核心目標是量化材料在高溫處理后的質量變化,具體包括以下典型應用:
- 陶瓷行業:檢測黏土、釉料中水分及有機物的含量;
- 礦石分析:測定碳酸鹽礦物(如石灰石、白云石)中CO?的釋放量;
- 化學品檢測:評估化工原料(如氫氧化鋁、碳酸鈣)的熱分解特性;
- 環境監測:分析土壤、沉積物中有機質和碳酸鹽含量。
檢測儀器與設備
灼燒失量檢測需使用以下關鍵設備:
- 高溫電阻爐(馬弗爐):溫度范圍通常為0-1200℃,控溫精度±5℃;
- 分析天平:精度0.1mg,用于精確稱量樣品;
- 干燥器:內置變色硅膠,用于冷卻灼燒后的樣品;
- 陶瓷坩堝或鉑金坩堝:耐高溫、化學惰性,避免引入干擾。
檢測方法與步驟
標準檢測流程如下:
- 樣品制備:將待測材料研磨至100目以下,確保均勻性;
- 預處理:將空坩堝在檢測溫度下灼燒至恒重,記錄初始重量(W?);
- 稱量樣品:精確稱取1-2g樣品(W?)置于坩堝中;
- 灼燒過程:將樣品放入馬弗爐,按標準升溫程序(如105℃干燥后升至950℃保持1小時);
- 冷卻與稱量:轉移至干燥器冷卻至室溫,稱量殘余物重量(W?);
- 計算灼燒失量:LOI=[(W?-W?)/(W?-W?)]×
檢測標準與規范
國內外常用標準包括:
- ISO 12677:2011:耐火材料化學分析的試驗方法;
- ASTM C114-18:水硬性水泥化學分析標準方法;
- GB/T 176-2017:水泥化學分析方法;
- GB/T 35165-2017:石灰石中灼燒失量的測定。
注意事項與誤差控制
為確保檢測精度,需注意:
- 灼燒溫度需根據樣品性質選擇(如碳酸鹽礦物常用950℃);
- 樣品應完全灰化,避免殘留未分解物質;
- 重復灼燒至恒重(兩次稱量差≤0.5mg);
- 嚴格控制冷卻時間和環境濕度對結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