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姜黃素總量(姜黃素+脫甲氧基姜黃素+雙脫甲氧基姜黃素)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姜黃素是一種從姜科植物姜黃中提取的天然多酚類化合物,主要包括姜黃素(Curcumin)、脫甲氧基姜黃素(Demethoxycurcumin)和雙脫甲氧基姜黃素(Bisdemethoxycurcumin)三種活性成分。它們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保健品及化妝品領域。對姜黃素總量的準確檢測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產品的功效評價和安全性。通過定量分析三種成分的總量,可確保原料純度、工藝穩定性以及終產品的合規性,滿足國內外法規和行業標準的要求。
姜黃素總量檢測主要針對以下三種成分的疊加定量:
1. 姜黃素(Curcumin):分子式為C21H20O6,是姜黃中含量高的活性成分;
2. 脫甲氧基姜黃素(Demethoxycurcumin):分子式為C20H18O5,比姜黃素少一個甲氧基;
3. 雙脫甲氧基姜黃素(Bisdemethoxycurcumin):分子式為C19H16O4,結構中去除了兩個甲氧基。
檢測時需將三者含量相加,得到總姜黃素含量,通常以質量百分比或毫克/克(mg/g)表示。
常用檢測儀器包括:
1. 液相色譜儀(HPLC):配備紫外檢測器(UV)或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適用于高精度分離和定量;
2.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用于快速篩查,但特異性較低;
3. 質譜儀(MS):與HPLC聯用(LC-MS)可提高復雜基質中成分的定性與定量準確性;
4. 樣品前處理設備:如超聲波提取器、離心機、旋轉蒸發儀等。
主流的檢測方法如下:
1. HPLC法:
- 色譜柱:C18反相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
- 流動相:甲醇-水或乙腈-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脫;
- 檢測波長:420-430 nm(大吸收波長);
- 步驟:樣品經乙醇或甲醇提取→過濾→進樣分析→外標法或內標法計算總量。
2. UV-Vis法:
- 基于姜黃素類在420 nm處的特征吸收,通過標準曲線計算總量;
- 方法簡便但易受雜質干擾,適用于純度較高的樣品。
國內外相關檢測標準包括:
1. 中國藥典(ChP):2020年版規定HPLC法為姜黃素含量測定的法定方法;
2. 美國藥典(USP):USP-NF中采用類似HPLC法,要求總姜黃素含量≥95%;
3. ISO標準:ISO 22576:2020對姜黃提取物中三種成分的檢測流程和限值作出規范;
4. 食品添加劑標準:GB 1886.76-2015規定食品級姜黃素總量需符合特定純度要求。
通過以上檢測方法及標準的嚴格執行,可有效保障姜黃素產品的質量穩定性,為生產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