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光伏組件電致發光*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光伏組件的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檢測是一種基于半導體材料發光特性的非破壞性檢測技術,主要用于評估光伏組件的內部缺陷、電池片性能及工藝質量。隨著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EL檢測因其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特點,成為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及電站運維中故障診斷的核心手段。其原理是通過向光伏組件施加正向偏置電流,激發電池片內部的載流子復合發光,利用紅外相機捕捉發光圖像,從而直觀顯示隱裂、斷柵、黑芯、焊帶斷裂等缺陷。
EL檢測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圖像分析識別組件內部異常,主要檢測項目包括:
1. 電池片隱裂:因機械應力或工藝問題導致的裂紋,可能降低組件輸出功率;
2. 碎片與邊緣破損:運輸或安裝過程中造成的機械損傷;
3. 焊帶斷裂或虛焊:焊接工藝缺陷引起的電流傳導問題;
4. PID效應(電勢誘導衰減):長期使用后因電勢差導致的性能衰退;
5. 黑芯與黑斑:材料污染或燒結不良引起的局部失效區域。
EL檢測系統通常由以下關鍵設備組成:
- 高靈敏度紅外相機:用于捕捉波長900~1200nm的紅外光,需具備低噪聲、高動態范圍特性;
- 恒流/脈沖電源:提供正向偏置電流(通常為組件標稱電流的1.1~1.3倍);
- 暗室或遮光裝置:避免環境光干擾成像;
- 圖像處理軟件:支持缺陷自動識別、灰度分析及數據記錄。
典型EL檢測流程分為以下步驟:
1. 準備工作:清潔組件表面,連接電源并設置電流參數(單晶組件約6~8A,多晶組件略低);
2. 設備校準:調整紅外相機焦距及曝光時間(通常0.5~5秒),確保圖像清晰度;
3. 暗室成像:在完全避光環境下進行圖像采集,分區域掃描大面積組件;
4. 圖像分析:通過軟件對比標準EL圖像模板,識別灰度異常區域(如裂紋呈黑色細線,虛焊表現為局部暗斑);
5. 結果判定:依據缺陷類型、面積及分布評估組件等級(A/B/C級)或確定維修方案。
EL檢測需遵循以下及國內標準:
- IEC TS 60904-13:光伏器件電致發光測試方法;
- UL 61730:針對組件安全性的EL檢測要求;
- GB/T 37048-2018:中國光伏組件EL缺陷分類標準;
- CQC認證要求:規定隱裂紋長度不得跨越3條主柵線,黑芯區域面積<5%;
- 行業共識:EL圖像灰度均勻性差異超過20%需判定為不合格。
電致發光檢測通過捕捉組件內部缺陷,顯著提升了光伏系統的可靠性與壽命。隨著AI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EL檢測正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未來將進一步結合IV曲線測試與熱成像技術,形成更全面的質量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