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萜類內酯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萜類內酯是一類廣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活性化合物,尤其在中草藥、食品和化妝品領域具有重要價值。其獨特的化學結構賦予其抗炎、抗腫瘤、神經保護等多種生物活性,例如銀杏內酯、青蒿素等代表性成分已成為藥物研發的熱點。然而,萜類內酯的復雜結構、異構體多樣性及低含量特性,使其檢測面臨技術挑戰。建立的檢測體系對質量控制、藥效評價及生產工藝優化至關重要,尤其在中藥現代化和標準接軌的背景下,萜類內酯檢測已成為天然產物分析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萜類內酯檢測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項目:(1)目標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如銀杏內酯A/B/C、青蒿素及其衍生物;(2)異構體分離與鑒別,尤其是具有相似結構的同分異構體區分;(3)純度檢測與雜質譜分析;(4)提取工藝中得率與穩定性的動態監測;(5)代謝產物與體內暴露量測定。不同應用場景下,檢測項目的選擇需結合樣品基質特性及檢測目的進行針對性設計。
1.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HPLC-MS/MS):兼具高分離效能與高靈敏度,可同時完成定性與定量分析,適用于復雜基質中痕量成分檢測。
2.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適用于揮發性萜類內酯的檢測,需提前進行衍生化處理以提高檢測效率。
3. 超液相色譜儀(UPLC):通過亞2μm顆粒色譜柱實現快速分離,顯著提升分析速度與分辨率。
4. 核磁共振波譜儀(NMR):用于未知化合物的結構確證與立體構型解析。
5.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基于特征吸收峰進行快速篩查,但特異性相對較低。
現行檢測方法主要分為三類:(1)色譜法:參照《中國藥典》2020版通則0512,采用HPLC法建立標準曲線,以外標法或內標法進行定量;(2)光譜法:依據ISO 21389:2018,利用特征波長下的吸光度與濃度線性關系計算含量;(3)質譜聯用技術:結合USP<1058>指導原則,通過多反應監測(MRM)模式提升檢測特異性。樣品前處理通常包含溶劑提取、固相萃取、液液分配等步驟,需根據目標物極性優化提取方案。
1. 中國標準:GB/T 35828-2018《銀杏葉提取物中萜類內酯的測定》明確規定了HPLC-ELSD檢測方法的技術參數;
2. 標準:ISO 20408:2017《青蒿素類藥物的含量測定》采用HPLC-UV法建立標準化檢測流程;
3. 藥典標準:《歐洲藥典》10.0版收錄了銀杏制劑中萜類內酯的HPLC-MS檢測方法;
4. 行業規范:AOAC 2020.06針對食品中萜類內酯建立了LC-MS/MS檢測技術規范。實驗室需通過方法學驗證(包括線性、精密度、回收率等指標)確保檢測結果符合ISO/IEC 17025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