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補體系統(tǒng)試驗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補體系統(tǒng)作為人體先天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由30余種蛋白質及其受體構成,在病原體清除、炎癥反應調節(jié)和免疫復合物處理中發(fā)揮核心作用。補體系統(tǒng)檢測已成為診斷免疫相關疾病、感染性疾病及部分遺傳性疾病的關鍵技術手段。臨床實驗室通過定量分析補體成分的活性、濃度和功能狀態(tài),為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血管炎、腎小球腎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病情監(jiān)測及治療評估提供重要依據(jù)。
1. 總補體活性(CH50/AH50):反映經典/旁路途徑的整體功能,是篩查補體系統(tǒng)異常的首選指標
2. C3/C4濃度檢測:定量檢測補體核心成分,異常降低提示免疫復合物消耗或合成障礙
3. 補體裂解產物(C3a/C5a):監(jiān)測補體激活程度,判斷疾病活動性
4. 特異性成分檢測(如C1q、MBL):評估補體特定途徑缺陷
5. 補體功能試驗:包括溶血試驗、調理吞噬試驗等
1.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免疫比濁法實現(xiàn)C3/C4快速定量檢測
2. 酶標儀:用于ELISA法測定補體裂解產物和特異性抗體
3. 流式細胞儀:檢測補體受體表達及膜攻擊復合物(MAC)
4. 蛋白電泳系統(tǒng):分析補體成分的異常條帶
5. 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高靈敏度檢測低濃度補體成分
1. 免疫比濁法:常規(guī)檢測C3/C4等主要成分,檢測限達5-10mg/dL
2.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用于檢測C3a、C5a等活性產物
3. 溶血活性測定:通過綿羊紅細胞溶解試驗評估CH50功能
4. 質譜分析技術:用于遺傳性補體缺陷的診斷
5. 基因測序技術:檢測補體調節(jié)蛋白(如H因子)基因突變
1. 標準:遵循CLSI指南(如EP05-A3)建立方法學驗證體系
2. 國內規(guī)范:執(zhí)行WS/T 420-2013《補體檢測技術要求》
3. 校準溯源:使用WHO標準物質(如ERM-DA470k/IFCC)進行量值傳遞
4. 室內質控:采用三級質控品(正常/病理/臨界值)監(jiān)控檢測系統(tǒng)
5. 室間質評:參與CAP、 等機構的能力驗證計劃
實驗室需特別注意樣本處理要求:血清樣本應在2小時內分離,避免反復凍融;溶血樣本會干擾CH50檢測;EDTA抗凝血漿適用于部分成分分析。檢測結果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綜合解讀,如SLE活動期常伴C3/C4顯著下降,而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患者可見C1-INH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