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生物樣品流行性出血熱病毒IgG抗體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流行性出血熱(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由漢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出血、腎功能損害為主要特征。IgG抗體作為機體免疫應答的重要標志物,其檢測在疾病診斷、流行病學調查及疫苗接種效果評估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檢測生物樣品(如血清或血漿)中的IgG抗體,可明確個體是否曾感染病毒或產生免疫保護,尤其適用于追溯性診斷和群體免疫水平分析。
本檢測項目主要針對生物樣品中的漢坦病毒特異性IgG抗體。IgG抗體在感染后1-2周開始產生,可持續存在數年,是判斷既往感染或持續免疫狀態的核心指標。檢測適用于疫情暴發后的追溯性分析、高危人群篩查及疫苗免疫效果評價。需注意,單一IgG抗體陽性需結合流行病學史及臨床癥狀綜合判斷,必要時需結合IgM抗體或核酸檢測以排除窗口期干擾。
常規檢測中使用的核心儀器包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分析儀、熒光顯微鏡(用于間接免疫熒光試驗,IFA)、蛋白印跡儀(Western Blot, WB)以及自動化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其中,ELISA法因高通量、操作簡便成為首選,而WB法則作為確認試驗的“金標準”。實驗室需配備生物安全二級(BSL-2)設備以確保操作安全性。
1. ELISA法:采用包被漢坦病毒抗原的微孔板捕獲樣本中的IgG抗體,通過酶標記二抗與底物顯色反應進行定量/半定量檢測;
2. 間接免疫熒光法(IFA):將病毒感染的細胞片與樣本孵育,通過熒光標記二抗在顯微鏡下觀察特異性熒光信號;
3. Western Blot法:通過電泳分離病毒蛋白,轉印至膜上后與樣本反應,檢測針對特定病毒蛋白的IgG抗體,具有高特異性。
檢測需遵循標準《WS/T 563-2017 流行性出血熱診斷》及WHO推薦的漢坦病毒感染實驗室檢測指南。陽性判定標準通常為:ELISA法檢測樣本OD值≥臨界值(Cut-off)的1.1倍;IFA法需在1:40稀釋度下觀察到典型熒光模式;WB法需至少2條病毒結構蛋白條帶顯色。實驗室應定期參與室間質評,確保檢測結果的可比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