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生物樣品腦膜炎奈瑟氏菌的分離和鑒定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腦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可引發腦膜炎、敗血癥等嚴重感染性疾病。其快速傳播性和高致死率要求臨床實驗室在生物樣品中及時、準確地完成該病原體的分離與鑒定。檢測流程通常包括樣本采集、細菌分離培養、形態學觀察、生化反應試驗、血清學分型及分子生物學檢測等步驟。通過系統化的檢測手段,能夠為疾病診斷、流行病學調查及抗生素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腦膜炎奈瑟氏菌的檢測主要涵蓋以下核心項目: 1. 分離培養:采用選擇性培養基(如巧克力瓊脂)進行細菌純化; 2. 形態學鑒定:通過革蘭染色和顯微鏡觀察菌體特征; 3. 生化反應試驗:氧化酶試驗、葡萄糖/麥芽糖發酵試驗等; 4. 血清學檢測:利用特異性抗血清進行分群(如A、B、C群等); 5. 分子生物學檢測:PCR技術擴增特異性基因(如ctrA、porA等)。
主要檢測儀器包括: 1. 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如VITEK 2或MALDI-TOF MS); 2. PCR儀及電泳設備; 3. CO?培養箱(提供5%-10% CO?環境); 4. 光學顯微鏡(用于染色觀察); 5. 離心機(用于樣本前處理)。
1. 樣本采集與處理:采集腦脊液、血液或鼻咽拭子,立即接種或冷藏保存; 2. 分離培養:將樣本接種至預熱的巧克力瓊脂,37℃、5% CO?培養18-24小時; 3. 形態學鑒定:挑取典型菌落進行革蘭染色,觀察成對排列的革蘭陰性雙球菌; 4. 生化試驗:氧化酶陽性、葡萄糖和麥芽糖發酵陽性(產酸不產氣); 5. 血清分型:使用多價及單價抗血清進行玻片凝集試驗; 6. 分子檢測:提取DNA后,通過PCR檢測特異性基因片段。
檢測需遵循以下標準: 1. CLSI M45-A3(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指南); 2. WHO實驗室手冊(腦膜炎奈瑟氏菌檢測與分型); 3. GB/T 14926.41-2001(中國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檢測方法); 4. 藥敏試驗標準(CLSI M100文件指導抗生素敏感性判斷)。 所有操作需在生物安全二級(BSL-2)實驗室進行,確保人員及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