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抗原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抗原檢測是一種通過識別病原體表面特異性蛋白(抗原)來判斷感染狀態的快速診斷技術,廣泛應用于傳染病篩查、疾病監測和公共衛生防控領域。相較于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出結果快(通常15-30分鐘)等優勢,尤其適合大規模篩查、基層醫療機構及家庭自測場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反應,通過標記技術(如膠體金、熒光標記)顯示檢測結果。在新冠肺炎(COVID-19)、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病的早期篩查中,抗原檢測已成為重要的輔助手段。
抗原檢測的核心目標是識別病原體特異性抗原,常見檢測項目包括: - **病毒抗原**:如新冠病毒核衣殼蛋白(N蛋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等; - **細菌抗原**:如鏈球菌A抗原、肺炎球菌多糖抗原等; - **腫瘤標志物**:部分腫瘤相關抗原(如PSA)也可通過類似方法檢測。 檢測項目的選擇需結合臨床需求與病原體特征,例如COVID-19抗原檢測主要針對病毒N蛋白。
抗原檢測常用儀器根據檢測原理可分為: 1. **側向層析試紙條**(膠體金法):便攜式裝置,通過肉眼判讀顯色條帶; 2. **熒光免疫分析儀**:使用熒光標記抗體,需專用儀器讀取結果,靈敏度更高; 3. **化學發光分析儀**:適用于實驗室環境,可量化抗原濃度; 4. **酶標儀**(ELISA法):用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多用于批量檢測。
主流抗原檢測方法包括: 1. **免疫層析法**(膠體金法):樣本與標記抗體結合后層析遷移,形成可見檢測線; 2. **熒光免疫層析法**:通過熒光信號增強靈敏度,需儀器判讀; 3. **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在微孔板中進行抗原-抗體反應,酶促顯色后定量分析; 4. **化學發光法**:利用化學發光信號檢測抗原濃度,精度更高。 不同方法在靈敏度(70-98%)、特異性(95-99%)和操作復雜度上存在差異。
抗原檢測需遵循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主要包括: - **標準**:ISO 15189(醫學實驗室質量要求)、CLSI(臨床實驗室標準指南); - **中國標準**:GB/T 40982-2021《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質量評價要求》、YY/T 1836-2021《呼吸道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 - **性能指標**:要求靈敏度≥80%、特異性≥97%(以核酸檢測為對照),并需通過交叉反應、干擾物質等驗證。 規范的標準化操作可確保檢測結果可靠性,減少假陽性/假陰性風險。
抗原檢測作為快速診斷工具,其準確性依賴于檢測項目設計、儀器性能、方法優化及標準執行。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合理選擇檢測策略并嚴格遵循標準流程,可顯著提升疾病防控效率。未來隨著納米材料、微流控技術的發展,抗原檢測的靈敏度和自動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