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砷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5-19 13:42:31 -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9日 13:42
水砷檢測的重要性與背景
砷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有毒類金屬元素,其化合物可通過地質活動、工業排放或農藥殘留等途徑進入水體。長期飲用砷超標的水可能導致皮膚病變、癌癥及多種器官損傷,因此水砷檢測是保障飲用水安全的重要環節。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飲用水中砷的限值為10μg/L,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也采用了這一限值。水砷檢測不僅需要高靈敏度的方法,還需結合科學流程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水砷檢測的主要項目
水砷檢測的核心目標是測定水中砷的總量及其形態分布,具體包括以下項目:
- 總砷檢測:測定水中無機砷和有機砷的總濃度。
- 無機砷(As3+/As5+)形態分析:區分三價砷(劇毒)和五價砷(毒性較低)。
- 有機砷化合物檢測:例如檢測甲基砷、二甲基砷等有機形態。
常用檢測儀器
水砷檢測需依賴精密儀器完成,常見設備包括:
- 原子熒光光譜儀(AFS):靈敏度高,適用于痕量砷檢測。
-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GFAAS):適用于低濃度樣品分析。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具備超低檢測限(可達ppt級)。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配合比色法用于快速篩查。
主流檢測方法
根據檢測需求和技術條件,常用方法包括:
- 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法(HG-AFS):通過還原反應生成砷化氫氣體,結合熒光檢測,靈敏度達0.01μg/L。
- 石墨爐原子吸收法(GFAAS):直接測定高溫原子化的砷蒸氣,檢測限約0.1μg/L。
- ICP-MS法:通過離子化檢測同位素信號,可同時分析多種元素,適用于復雜基質樣品。
-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Ag-DDC法):基于顯色反應進行比色測定,成本較低但靈敏度相對較弱。
檢測標準與規范
國內外標準為檢測提供技術依據:
- 標準:ISO 17378-1(水質-砷測定-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光譜法)。
- 美國EPA標準:EPA 200.8(ICP-MS法)、EPA 7063(氫化物原子吸收法)。
- 中國標準:GB/T 5750.6-2022(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HJ 694-2014(水質 汞、砷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
注意事項與質量控制
檢測過程中需注意:①樣品前處理需避免污染;②使用標準物質進行校準;③定期驗證儀器性能;④通過加標回收實驗(回收率85%-115%)控制數據質量。對于有機砷形態分析,需結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HPLC-ICP-MS)等高級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