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天輪襯墊磨損情況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天輪襯墊作為礦山提升系統、纜車設備及大型機械傳動裝置中的關鍵部件,其磨損狀態直接影響設備運行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由于長期承受鋼絲繩或鏈條的摩擦、重載荷沖擊以及環境腐蝕,襯墊表面會逐漸形成磨損、裂紋甚至局部脫落。若未及時檢測并更換磨損嚴重的襯墊,可能導致鋼絲繩打滑、傳動效率下降、設備振動加劇,甚至引發斷繩、設備停機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建立系統的磨損檢測流程,結合科學的儀器與方法進行定期評估,是保障設備安全運行的核心環節。
天輪襯墊磨損檢測需覆蓋以下核心項目:
1. 厚度測量:對比新襯墊原始厚度與使用后的剩余厚度,計算磨損量;
2. 表面損傷分析:檢測裂紋、凹坑、剝落等缺陷的分布與深度;
3. 硬度變化:評估材料因摩擦或老化導致的性能退化;
4. 幾何形狀偏差:檢查槽型磨損是否超出允許公差;
5. 粘附物檢測:分析金屬屑、油污等異物的堆積情況。
針對不同檢測需求需選用儀器:
- 千分尺/激光測厚儀:用于高精度厚度測量;
- 表面粗糙度儀:量化磨損表面的微觀形貌;
- 超聲波探傷儀:探測內部裂紋及分層缺陷;
- 里氏硬度計:快速測定材料硬度變化;
- 三維掃描儀:生成槽型磨損的三維模型;
- 工業內窺鏡:針對隱蔽部位進行可視化檢查。
檢測流程需遵循標準化步驟:
1. 目視初檢:通過放大鏡或高清相機記錄表面宏觀缺陷;
2. 厚度分段測量:沿襯槽周向設置多個測點,使用激光測厚儀獲取數據;
3. 無損檢測:采用超聲波或磁粉檢測法識別內部缺陷;
4. 硬度梯度測試:在磨損區與未磨損區分別取點測量;
5. 對比分析:將實測數據與原始設計參數進行偏差計算,生成磨損率曲線。
檢測需依據以下行業規范:
- JB/T 12348-2015:礦山機械天輪襯墊技術條件;
- AQ 2065-2018:礦井提升系統安全檢測規范;
- ISO 4309:2017:起重機鋼絲繩及襯墊磨損評估標準;
- GB/T 11344-2021:接觸式超聲波測厚方法;
- ASTM E92-22:金屬材料硬度測試標準。
注:當襯墊剩余厚度低于原始值的70%、槽型偏差超過±2mm或存在貫穿性裂紋時,應立即停用并更換新襯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