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罐頭食品大腸菌群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罐頭食品因其長期保存的特性,在加工過程中需嚴格把控微生物污染風險。大腸菌群作為食品衛生指示菌,其存在可能反映生產環節的衛生狀況或殺菌工藝缺陷。通過檢測大腸菌群,可評估罐頭食品的衛生安全性,預防因微生物污染引發的食源性疾病。尤其對于低酸性罐頭(如肉類、蔬菜類),其密封和殺菌要求更高,檢測大腸菌群是保障消費者健康的重要措施。
大腸菌群檢測主要針對罐頭食品中是否含有該菌群及其數量。項目包括定性檢測(是否存在)和定量檢測(具體菌落數)。檢測結果用于判斷食品加工過程中的交叉污染風險、殺菌效果及包裝密封性,同時可驗證生產環境是否符合衛生標準。
檢測需配備儀器:
1. 恒溫培養箱(36±1℃、44.5±0.5℃)
2. 無菌操作臺(百級潔凈度)
3. 高壓蒸汽滅菌鍋(121℃)
4. 微生物過濾裝置(適用液體樣品)
5. 菌落計數儀或電子菌落計數器
6. 生物安全柜(三級防護)
依據標準GB 4789.3-2016《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
MPN法(三步法)
1. 樣品預處理:無菌開啟罐頭,取25g樣品+225mL緩沖液均質
2. 初發酵試驗:接種乳糖膽鹽發酵管,36℃培養24-48h
3. 復發酵試驗:陽性管轉接EC肉湯,44.5℃培養24h
4. 結果判定:根據產氣管數查MPN表推算菌群密度
平板計數法
1. 樣品梯度稀釋(10-1-10-6)
2. VRBA培養基傾注培養(36℃ 18-24h)
3. 典型菌落驗證(BGLB肉湯復發酵)
4. 計算每克樣品菌落形成單位(CFU/g)
根據GB 7098-2015《罐頭食品衛生標準》:
- 商業無菌罐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n=5,c=0,m=0)
- 即食類罐頭:應符合對應產品標準
檢測報告需明確標注檢測方法、樣品狀態及判定依據,異常結果需復測確認。
1. 樣品開封后需立即檢測,避免二次污染
2. 培養基需每批次做陰性/陽性對照
3. 超高壓滅菌(HPP)產品需注意檢測方法適用性
4. 酸性罐頭(pH≤4.6)可能抑制菌群生長,需調整檢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