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總鈣(鈣)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總鈣(Calcium,Ca)是人體內含量豐富的礦物質之一,在骨骼形成、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血液凝固及酶活性調節中發揮關鍵作用。血液中的鈣以三種形式存在:約40%與血漿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結合,10%與陰離子(如磷酸鹽、檸檬酸鹽)結合,剩余50%為具有生理活性的離子鈣(游離鈣)。總鈣檢測通過測量血清或血漿中所有形式鈣的總濃度,為臨床評估鈣代謝異常、骨骼疾病、內分泌紊亂(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腎功能不全及腫瘤相關高鈣血癥提供重要依據。
總鈣檢測屬于生化常規檢驗項目,主要應用于以下臨床場景:
1. 篩查或診斷高鈣血癥(如惡性腫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低鈣血癥(如維生素D缺乏、慢性腎病);
2. 監測鈣相關疾病治療效果(如骨質疏松治療、透析患者管理);
3. 評估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電解質平衡;
4. 術前術后電解質狀態分析。
現代實驗室通常采用以下儀器完成總鈣檢測:
1. 分光光度計:基于比色法原理,通過吸光度測量鈣濃度;
2. 離子選擇電極(ISE)分析儀:可直接檢測離子鈣,需結合總蛋白數據計算總鈣;
3.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整合比色法和電極法,支持高通量檢測,如Roche Cobas、Siemens Advia系列。
總鈣檢測的標準化方法包括:
1. 鄰甲酚酞絡合酮法(OCPC法):鈣與OCPC在堿性環境中形成紫紅色絡合物,540nm波長下比色定量,具有靈敏度高、成本低的優點;
2. 偶氮胂Ⅲ法:鈣與偶氮胂Ⅲ結合生成藍紫色復合物,650nm波長檢測,抗干擾能力較強;
3.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作為參考方法,通過鈣原子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進行定量,準確度高但操作復雜。
國內外主要遵循以下標準:
1. 國內標準:WS/T 404.5-2015《臨床常用生化檢驗項目參考區間》及GB/T 37864-2019《臨床實驗室檢測結果可比性要求》;
2. 指南:CLSI(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EP系列文件對精密度、線性范圍及方法學比對提出具體要求;
3. 實驗室需定期使用標準物質(如NIST SRM 909c)校準儀器,并通過室內質控(Westgard規則)和室間質評(EQA)確保結果準確性。
檢測時需注意:
1. 采血管應選擇肝素抗凝管或促凝管,避免EDTA導致假性低鈣;
2. 脂血、溶血樣本可能干擾比色法結果;
3. 當白蛋白濃度異常時,需通過校正公式(總鈣(mg/dL)=實測鈣+0.8×(4.0-白蛋白g/dL))調整檢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