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植物源性食品溴酸鹽、溴酸鉀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受到關注,植物源性食品中的溴酸鹽(BrO3?)和溴酸鉀(KBrO3)殘留檢測成為保障消費者健康的重要環節。溴酸鹽是癌癥研究機構(IARC)認定的2B類潛在致癌物,長期攝入可能對腎臟、甲狀腺等器官造成損害。在食品加工中,溴酸鉀曾作為面粉改良劑使用,但因其毒性已被多國禁用。然而,部分植物源性食品(如烘焙制品、飲用水處理殘留等)仍可能因原料或加工環節污染而存在溴酸鹽殘留。因此,建立、靈敏的檢測方法對食品安全監管和風險防控具有重大意義。
檢測項目主要針對植物源性食品中溴酸鹽(以BrO3?計)和溴酸鉀的殘留量。檢測對象包括:
現代檢測技術通常采用以下精密儀器:
通用的檢測方法體系包括:
采用陰離子交換色譜柱(如AS19),以碳酸鹽緩沖液為流動相,通過抑制型電導檢測器進行定量,檢出限可達0.01 mg/kg。
基于酸性條件下溴酸鹽與碘化鉀的氧化反應生成I2,通過淀粉顯色后在59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適用于基層實驗室檢測。
通過C18色譜柱分離,采用多反應監測(MRM)模式,結合同位素內標法定量,檢測靈敏度可達μg/kg級。
國內外主要依據以下標準開展檢測:
標準編號 | 標準名稱 | 限值要求 |
---|---|---|
GB 5009.168-2016 | 食品中溴酸鹽的測定 | 包裝飲用水≤0.01 mg/L |
GB 8538-2022 |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 | 溴酸鹽≤0.01 mg/L |
AOAC 2006.01 | 瓶裝水中溴酸鹽測定 | 離子色譜-質譜法 |
ISO 11206:2011 | 水質-溶解溴酸鹽測定 | 柱后衍生-IC法 |
檢測過程中需嚴格執行標準操作程序(SOP),定期進行儀器校準和質控樣測試,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隨著檢測技術的進步,新型的快速檢測方法(如微流控芯片技術)正在逐步應用于現場篩查,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更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