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紡織品縮水率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紡織品縮水率是衡量面料在洗滌或使用過程中尺寸變化的核心指標,直接影響服裝、家紡等產品的尺寸穩定性和消費者體驗。縮水率過高會導致衣物變形、接縫扭曲等問題,進而引發退貨或品牌信譽損失。因此,在紡織品的生產、貿易和質量控制中,縮水率檢測已成為強制性檢驗項目。尤其是對于棉、麻、羊毛等天然纖維及其混紡織物,因其易吸濕膨脹的特性,檢測更為關鍵。通過科學規范的檢測流程,企業可優化生產工藝,選擇合適后整理技術,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
紡織品縮水率檢測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項目:
1. 經向縮水率(縱向尺寸變化率)
2. 緯向縮水率(橫向尺寸變化率)
3. 面積縮水率(綜合經緯向變化的整體指標)
4. 扭曲度(織物在洗滌后發生的扭轉變形程度)
部分高端檢測還會評估多次洗滌后的累積縮水效應。
實現檢測需依賴設備:
? 水洗試驗機:模擬標準洗滌程序的工業級設備(如Wascator)
? 烘干設備:包括滾筒烘干機、平板壓燙機等不同干燥方式
? 精密測量系統:激光測距儀、影像分析儀或專用縮水率測量臺
? 恒溫恒濕箱:提供標準測試環境(ISO 139規定20±2℃,65±4%RH)
輔助工具包括標記模板、耐洗標簽筆及數據記錄系統。
主流檢測流程包含五個階段:
1. 預處理:樣品在標準環境中平衡24小時以上
2. 標記測量:按ISO 3759規定制作基準標記矩陣
3. 模擬洗滌:根據產品用途選擇水溫、機械作用強度(如ISO 6330的4N程序)
4. 干燥處理:可選懸掛晾干、平板壓燙或滾筒烘干等指定方式
5. 終測量:使用非接觸式測量技術記錄尺寸變化
整個流程需重復3次以驗證數據穩定性。
行業遵循的標準包括:
? ISO 6330:2012 紡織品-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
? GB/T 8629-2017 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
? AATCC 135-2018 織物自動家庭洗滌尺寸變化
? JIS L 0217-1995 纖維制品處理記號及其試驗方法
不同標準在水溫、洗滌劑用量、干燥方式等參數設置上存在差異,需根據目標市場選擇對應標準。
終縮水率計算采用公式:
縮水率(%)=(L0-L1)/L0×100
(L0為原始尺寸,L1為處理后尺寸)
合格判定需同時滿足:
- 單件樣品各方向縮水率≤標準限值
- 同批次樣品數據離散系數<15%
企業應建立三級預警機制,當縮水率接近標準臨界值時啟動工藝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