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紡織品水洗尺寸變化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水洗尺寸變化是紡織品在洗滌過程中因纖維收縮或膨脹導致的尺寸變化,直接影響服裝的穿著舒適度和外觀品質。隨著消費者對紡織品質量要求的提高,水洗尺寸穩定性成為評估產品性能的關鍵指標。尤其對于高檔服裝、家紡產品及功能性面料,水洗后尺寸的穩定性直接關系到品牌信譽和市場競爭力。因此,通過科學的檢測手段評估紡織品的水洗尺寸變化,是生產商、質檢機構及貿易商必須重視的環節。
紡織品水洗尺寸變化檢測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項目:
1. 長度變化率:測量織物經向(縱向)和緯向(橫向)的縮水或伸長比例;
2. 寬度變化率:關注織物幅寬的收縮或擴展情況;
3. :評估縫線部位在水洗后的變形程度;
4. 整體外觀變化:包括表面起皺、扭曲或局部收縮等可視缺陷。
檢測結果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呈現,負值表示收縮,正值表示膨脹。
完成水洗尺寸變化檢測需依賴設備:
1. 縮水率試驗機:模擬標準洗滌條件(如GB/T 8629規定的程序);
2. 標準洗衣機:配備溫控與轉速調節功能(如AATCC標準設備);
3. 干燥設備:包括滾筒烘干機、平板壓燙機或自然晾干架;
4. 尺寸測量系統:高精度標尺(±1mm誤差)、激光測距儀或圖像分析儀;
5. 恒溫恒濕箱:確保測試前樣品在標準溫濕度下平衡(如ISO 139規定條件)。
典型檢測流程分為五個階段:
1. 預處理:將樣品置于23℃±2℃、相對濕度50%±5%環境中平衡24小時;
2. 標記測量點:使用防水記號筆在距布邊≥5cm處標記3組基準點;
3. 洗滌程序:根據產品類型選擇標準程序(如ISO 6330中5A程序模擬家用洗滌);
4. 干燥方式:采用與產品標簽一致的干燥方法(如懸掛晾干、滾筒烘干);
5. 終測量:干燥后再次平衡12小時,計算各方向尺寸變化率。
計算公式:(洗滌后尺寸-原始尺寸)/原始尺寸×
及國內主要檢測標準包括:
1. ISO 5077:2007:紡織品水洗后尺寸變化測定通用方法;
2. AATCC 135-2018:家用洗滌后機織物尺寸變化測試標準;
3. GB/T 8628-2013:中國紡織行業水洗尺寸變化試驗方法;
4. JIS L 0217:1995:日本工業標準洗滌尺寸變化測試規程;
5. ASTM D3777-2014:針織物水洗尺寸穩定性測試指南。
標準差異主要體現在洗滌溫度、機械作用強度及干燥方式的選擇上,需根據產品終用途選擇適配標準。
為降低水洗尺寸變化率,建議:
1. 優化織物前處理工藝(如預縮整理);
2. 選擇穩定性高的纖維原料(如精梳棉、滌綸混紡);
3. 嚴格監控染整工藝參數(溫度、張力);
4. 對成品進行抽樣檢測并建立數據庫;
5. 在產品標簽中明確標注建議洗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