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血清肌酐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是評估腎功能的重要生物標志物之一,主要由肌肉代謝產生,通過腎臟濾過排泄。其濃度水平能客觀反映腎小球濾過率(GFR)的變化,是臨床上診斷急慢性腎臟病、監測藥物腎毒性以及評估透析療效的核心指標之一。健康人群中,血清肌酐濃度相對穩定,但當腎功能受損時,由于排泄能力下降,血中肌酐水平會顯著升高。因此,血清肌酐檢測已成為常規體檢、術前評估和慢性病管理中的必備項目。
血清肌酐檢測的核心目標是定量測定血液中肌酐的濃度。正常參考范圍因年齡、性別和肌肉量差異而有所不同:成年男性通常為53-106 μmol/L(0.6-1.2 mg/dL),女性為44-97 μmol/L(0.5-1.1 mg/dL)。檢測結果需結合腎小球濾過率(eGFR)計算公式(如CKD-EPI公式)進行綜合分析。對于異常結果(如持續升高或降低),需進一步排查急性腎損傷、慢性腎病、肌肉疾病或藥物影響等可能性。
現代實驗室中常用的檢測儀器包括:
1.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如羅氏Cobas系列、貝克曼AU系列,可實現高通量、高精度的自動化檢測;
2. 分光光度計:用于傳統Jaffe法的終點法或速率法測定;
3. 酶法分析系統:基于肌酐酶的特異性反應,減少干擾物影響;
4. 質譜儀(LC-MS/MS):作為參考方法用于校準和疑難樣本驗證。
目前主流的檢測方法包括:
1. Jaffe法:原理是肌酐與苦味酸在堿性條件下生成橘紅色復合物,分光光度法測定吸光度。成本低但易受維生素C、酮體等物質干擾;
2. 酶法:通過肌酐酶將肌酐分解為肌酸,再經系列酶促反應生成過氧化氫,利用Trinder反應顯色。特異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3. 液相色譜法(HPLC):作為參考方法用于校準,準確度高但操作復雜。
血清肌酐檢測需遵循以下標準:
1. 標準:CLSI EP09-A3(方法學比對)、EP15-A3(精密度驗證);
2. 國內標準:WS/T 403-2012《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常規項目分析質量指標》;
3. 質控要求:每日使用兩個濃度水平質控品(正常/病理值),允許總誤差≤10%,參加CAP或 室間質評;
4. 樣本要求:靜脈血3-5 mL,避免溶血,2-8℃保存不超過7天。
通過規范化的檢測流程和質量控制,血清肌酐檢測可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腎功能評估依據。近年來,隨著溯源體系的完善和檢測技術的進步,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顯著提升,進一步推動了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