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納米硅鈦粉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以下為關于納米硅鈦粉檢測的技術文章,包含檢測原理、實驗步驟、結果分析及常見問題解決方案,內容嚴格避免品牌指向性表述:
成分分析原理
結構表征原理
形貌與粒度分析
表面性質分析
1. 樣品預處理
2. 儀器檢測流程
項目 | 操作要點 |
---|---|
ICP-OES定量 | ① 微波消解(HNO?:HF=3:1,180℃/20min)→② 定容至50ml→③ 三點校正曲線法測定(Si/Ti) |
XRD物相分析 | ① 樣品壓片平整→② 掃描范圍10°-80°(2θ)→③ 步長0.02°/步,停留2s |
SEM/TEM觀測 | ① 鍍導電膜(5nm碳層)→② 工作電壓15kV(SEM)/200kV(TEM)→③ EDS面掃描校準 |
DLS粒徑測試 | ① 分散于0.1mM NaCl溶液→② 25℃恒溫→③ 三次測量取平均值 |
1. 成分偏差診斷
2. 晶相結構解析
觀測到: 2θ=25.3° → 銳鈦礦(101) 2θ=27.4° → 金紅石(110) 2θ=28.4°(寬化峰)→ 非晶硅相 結論:硅組分未完全晶化,需優化燒結溫度
3. 粒度分布評估
4. 表面特性關聯性
150m²/g → 高活性(光催化應用有利)
問題現象 | 成因分析 | 解決方案 |
---|---|---|
XRD基底隆起(<20°) | 非晶硅相過多/樣品過厚 | 減薄樣品層至0.5mm,增加掃描時間 |
ICP-OES回收率<90% | HF消解不徹底/Si揮發損失 | 改用HNO?-H?O?高壓消解,加硼酸絡合氟離子 |
SEM荷電效應 | 納米顆粒導電性差 | 鍍金/碳膜增至10nm,降低加速電壓至5kV |
DLS結果偏大(vs TEM) | 溶劑極性不足導致團聚 | 更換分散介質(如0.1%六偏磷酸鈉水溶液) |
XPS Ti 2p分峰擬合困難 | 表面羥基化/亞氧化態干擾 | 氬離子刻蝕30s移除表層3nm,真空轉移樣品 |
關鍵質控建議:
本文所述方法符合ISO 19749:2020(納米顆粒尺寸測量)、GB/T 3620.1-2016(鈦合金成分分析)等標準的核心技術要求,適用于研發與生產全流程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