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金融行業應用軟件產品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GB/T 18491的本部分提供了功能規模測量(FSM)相關標準的概括說明以及下列標準之間的關系:GB/T 18491系列FSM框架標準,這些標準提供了FSM的定義和概念以及功能規模測量方法(FSMM)的符合性與驗證;ISO/IEC FSMM標準,即ISO/IEC 19761、ISO/IEC 20926、ISO/IEC 20968和ISO/IEC 245700 。本部分也提供了幫助用戶選擇和開發滿足其需求的FSMM的過程以及如何使用功能規模(FS)的指南。FSMM包括但不限于ISO/IEC 19761、ISO/IEC 20926、ISO/IEC 20968和ISO/IEC 24570四項標準。
本部分規定了自動柜員機(以下簡稱ATM)的術語和定義、縮略語、要求、試驗方法、質量評定程序以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本部分適用于各種類型的ATM,為具體產品規范的制定提供依據。
GB/T 19902的本部分詳述了一個應用于制造領域軟件產品互操作性的框架,該框架促進軟件產品與制造應用的集成(參見附錄A中有關制造應用的討論)。這個框架著重介紹信息交換模型、軟件對象模型、接口、服務、能力專規和一致性測試方法。
本部分規定了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的檢測內容、方法和驗收要求等,包括通信系統、信息系統與監控系統以及支持這些系統工程的基礎設施(包括:信息網絡平臺、綜合布線系統、電源與接地、環境、機房系統、基礎系統集成等)的檢測驗收。 本部分適用于對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系統的功能與質量的第三方檢測,相應的改擴建系統和其他應用項目可以參照使用。
本標準為組織的信息安全標準和信息安全管理實踐提供了指南,包括考慮了組織信息安全風險環境的控制的選擇、實現和管理。本標準被設計用于組織:a) 選擇控制,即基于GB/T 22080,在實現一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選擇控制;b) 實現通用的、可接受的信息安全控制;c) 制定組織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指南。
GB/T 22263的本部分規定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應用開發相關的基本概念術語、物流業務術語、物流平臺應用術語、物流平臺技術術語及其定義。本部分適用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應用開發及其相關領域的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
GB/T 22263的本部分給出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體系架構、設計要求和體系安全。本部分適用于行業、區域類型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規劃、設計和開發。
GB/T 24589的本部分規定了會計核算軟件接口的數據格式要求,包括會計核算數據元素、數據接口輸出文件的內容和格式要求。本部分適用于企業單位所使用的會計核算軟件的設計、研制、管理、購銷和應用。
GB/T 24589的本部分規定了會計核算軟件接口的數據格式要求,包括會計核算數據元素、數據接口輸出文件的內容和格式的要求。本部分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所使用的會計核算軟件的設計、研制、管理、購銷和應用。
GB/T 24589的本部分規定了會計核算軟件接口的數據格式要求,包括會計核算數據元素、數據接口輸出文件的內容和格式的要求。本部分適用于政府財政總預算會計、基金所使用的會計核算軟件的設計、研制、管理和應用。
GB/T 24589的本部分規定了會計核算軟件接口的數據格式要求,包括會計核算數據元素、數據接口輸出文件的內容和格式的要求。本部分適用于商業銀行所使用的會計核算軟件的設計、研制、管理、購銷和應用。
綜合業務操作視圖(BOV)本部分規定了開放電子數據交換參與方從某一劇本發送的信息,符合于開放電子數據交換標準,應允許在該劇本的語境中,通過引用該劇本而無需通過協定,由一個或多個開放電子數據交換方接收和處理這種信息。不過在任何開放電子數據交換事務中,法律要求和(或)從組織允諾產生的義務,可由應適用的法律環境或參與的組織之間的法律交換協定的形成來調節。開放電子數據交換各方需要遵守基于規則的行為和過程,并在開放電子數據交換[例如業務、操作、技術、法律和(或)審核的視角]中擁有作出承諾的能力。與BOV有關的這個標準處置商務框架和法律框架及其業務事務環境的基礎要求,另將信息技術和遠程通信環境的要求整合為一。本部分適用于“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戰略方向外,還支持ISO/IEC JTC1的附加的策略方向“文化適應性”。這個BOV標準也支持從公共政策與顧客環境提出的要求,跨部門的要求以及處置同行業問題的需要。<上標7)>這個BOV標準將這些不同的要求集整合為一。見圖3。本部分允許對各種約束--包括法律要求,商務的和(或)貿易的合同條款,公共政策(例如保密與數據保護,產品或服務加標簽,顧客保護),法律和規章--進行定義并通過業務操作視圖明確集成到開放電子數據交換。這意味著本標準中的術語和定義用作不同業務操作要求集之間的公共橋梁,即允許將定義這些要求的各種代碼集和規則以電子方式集成到業務過程。本部分包含的方法體系和工具,用于將通用業務慣例以劇本、劇本屬性、角色、信息束和語義構件的形式規定為通用業務事務的各個部分。為達到這一
GB/T 32180的本部分規定了企業資源計劃軟件數據接口中公共基礎數據部分的數據格式要求,包括通用數據元素、公共基礎數據元素,以及數據接口輸出文件的內容和格式的要求。本部分適用于企事業單位所使用的企業資源計劃軟件的設計、研制、管理、購銷和應用。
本標準界定了集團企業經營管理參考模型體系框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實現對集團企業管控的業務目標、范圍進行定義,提取出集團企業的業務管控模式,規范了集團企業業務管控體系架構,提出集團企業核心管控業務的管理參考模型。本標準適用于面向制造業的管理流程重構和軟件模塊化定義過程,可作為管理流程梳理和企業模型開發的基礎,也可為管理信息化產品的模塊化開發和設計提供指導。
本標準規定了信息通信技術(以下簡稱ICT)供應鏈的安全風險管理過程和控制措施。本標準適用于重要信息系統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ICT供方和運營者對ICT供應鏈進行安全風險管理,也適用于指導ICT產品和服務的供方和需方加強供應鏈安全管理,同時還可供第三方測評機構對ICT供應鏈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時參考。
本規范適用于建設領域應用軟件,包括城鄉規劃應用軟件、城鄉建設應用軟件、建筑工程應用軟件、住房與房地產應用軟件和信息技術綜合應用軟件的測評。
本部分是對參與移動支付的非接觸SE的非接觸接口檢測規范,本部分主要包括非接觸接口的物理電氣特性部分、通信協議部分的測試要求和測試案例。本部分在兼容標準的同時,針對移動支付的特點及非接觸接口規范中涉及的主要內容和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設計。對非接觸接口的設計和實現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檢測標準,保障了移動支付環境中的非接觸接口的兼容性和穩定性。本部分適用于移動支付移動終端相關的設計、制造、管理、發行、受理、檢測及應用系統的研制、開發、集成和維護等相關部門。
本部分旨在對移動支付安全芯片的安全性評估測試進行定義。本部分適用的對象主要為獲得授權的從事移動支付安全芯片設計、制造、評估與檢測單位。安全芯片卡的發卡機構也可參考本部分以獲得對移動支付安全芯片安全風險的進一步了解,以協助風險控制過程。有關安全功能檢測和抗攻擊能力檢測要求在本部分中進行了定義。
本部分規定了支持支付業務(包括處理訂單)的移動終端客戶端軟件的檢測要求,包括移動終端客戶端程序、支付控件等。對于僅支持內容瀏覽等關聯業務、不直接集成支付功能的應用軟件的安全、移動支付終端操作系統安全、SE的安全均不屬于本部分的規定范圍。本部分適用于移動支付客戶端軟件檢測機構以及設計、開發、集成、維護、運營單位。
本部分定義了SE應用管理終端的硬件、軟件和安全等的檢測要求。SE應用管理終端的交易模型及流程、交易報文的檢測不在本部分進行規定。本部分適用于從事移動支付終端檢測工作的各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