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信息技術設備(EMI)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電工委員會制定的CISPR 32標準確立了信息技術設備的EMI基礎要求,其測試頻率范圍覆蓋9kHz-6GHz。美國FCC Part 15標準特別規定了數字設備的特殊限值曲線,要求傳導干擾在450kHz處不得超過48dBμV。我國GB 9253標準在等效采用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針對5G設備的毫米波頻段測試要求。
傳導發射測試采用線路阻抗穩定網絡(LISN)進行測量,典型配置要求設備距離LISN 80cm。測試時需監測所有電源端口,新標準要求同時捕獲準峰值和平均值。某品牌路由器在1MHz頻點曾出現超標12dB的典型案例,終通過增加共模濾波器解決。
輻射發射測試必須在10m法半電波暗室進行,測試天線在1-4m高度范圍掃描。2023版標準新增28GHz頻段測試,要求轉臺轉速控制在1°/s。某智能電視廠商因結構縫隙導致2.4GHz輻射超標,采用導電泡棉屏蔽后通過驗證。
諧波電流測試依據IEC 61000-3-2標準,使用50Ω/50μH+5Ω的模擬電網阻抗。計算機類設備需特別注意3次諧波限值,某服務器電源因PFC電路設計缺陷導致諧波超標27%,通過修改開關頻率參數達標。
預處理階段要求設備在大負載狀態穩定運行30分鐘,環境背景噪聲需低于限值6dB。某實驗室曾因接地系統阻抗超標導致測試數據偏差3dB,改造接地網后復測合格。不確定度評估需考慮天線系數誤差(±1.5dB)、電纜損耗(±0.3dB/m)等17個影響因子。
高頻輻射超標常采用三要素控制法:某無人機圖傳模塊在5.8GHz超標15dB,通過改變PCB層疊結構降低20dB。傳導干擾抑制可采用π型濾波器,某充電器插入損耗不足時,并聯10nF陶瓷電容使衰減量提升8dB。接地設計需遵循單點接地原則,某工業控制器改進接地后,1MHz干擾降低12dBμV。
隨著5G NR設備支持到71GHz頻段,EMI檢測正面臨新的技術挑戰。2024年即將實施的CISPR 38標準修訂草案,將要求自動化測試系統具備200MHz實時帶寬分析能力。檢測機構需要配置更高精度的近場探頭(分辨率達0.1mm),以及支持64QAM調制的干擾信號模擬器,以應對智能設備日益復雜的電磁環境要求。這些演進推動著檢測技術向智能化、高精度方向發展,為數字時代的信息技術設備構筑起可靠的電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