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3 14:38:31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3日 14:39
一、有效成分含量檢測
-
二苯乙烯苷(C20H22O9)
- 檢測意義:核心活性成分,直接影響藥效
- 方法:HPLC法(液相色譜)
- 標準:2020版《中國藥典》規定制何首烏含量≥0.7%,生何首烏≥1.0%
-
大黃素類化合物(游離蒽醌)
- 檢測范圍: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等
- 方法:分光光度法結合薄層色譜
- 限量:總蒽醌含量需≥0.1%
二、安全性指標檢測
-
重金屬及有害元素
- 項目:鉛(Pb)、鎘(Cd)、砷(As)、汞(Hg)、銅(Cu)
- 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ICP-MS
- 限值:鉛≤5.0mg/kg,鎘≤0.3mg/kg,砷≤2.0mg/kg
-
農藥殘留
- 檢測范圍:有機磷、擬除蟲菊酯等56種農殘
- 技術:GC-MS/MS聯用技術
- 標準:符合《藥用植物及制劑外源性有害物質限控標準》
-
黃曲霉毒素(B1、B2、G1、G2)
- 檢測方法:免疫親和柱凈化-HPLC-FLD法
- 限量:總黃曲霉毒素≤5μg/kg
三、理化性質檢測
-
水分測定
- 方法:烘干法(105℃恒重)
- 標準:生何首烏≤12.0%,制何首烏≤13.0%
-
灰分控制
- 總灰分:≤4.0%(生品)、≤5.0%(制品)
- 酸不溶性灰分:≤2.0%
四、真偽鑒別檢測
-
顯微鑒別
- 特征:草酸鈣簇晶直徑10-80μm,導管多為具緣紋孔
-
分子生物學鑒定
- 技術:DNA條形碼(ITS2序列分析)
- 目的:鑒別何首烏與混偽品(如白首烏、紅藥子)
-
薄層色譜法(TLC)
五、微生物限度檢測
- 需氧菌總數:≤10? CFU/g
- 霉菌酵母菌:≤5×10³ CFU/g
- 不得檢出:沙門氏菌、大腸埃希菌
六、特殊檢測項目
-
炮制工藝檢測
- 黑豆汁蒸制:檢測輔料殘留及炮制程度
- 指標成分轉化率:炮制后結合蒽醌含量變化
-
指紋圖譜分析
- 方法:HPLC或NIR建立特征圖譜
- 用途:批次一致性控制
檢測技術發展趨勢
- 快檢技術應用:近紅外光譜(NIRS)實現現場快速篩查
- 一測多評法(QAMS):多成分同步定量分析
- 區塊鏈溯源:結合DNA條形碼建立質量追溯體系
結語
何首烏的檢測需兼顧傳統質量評價與現代分析技術,通過系統化的檢測項目控制,可有效避免摻偽、重金屬超標及有效成分不足等問題。建議生產企業建立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檢測體系,同時關注2025版藥典修訂動態中的檢測指標更新。
分享
上一篇:牡荊葉檢測
下一篇:體外培育牛黃檢測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何首烏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