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與廢氣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3 17:11:55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3日 17:13
空氣與廢氣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解析
一、空氣檢測項目
1. 環境空氣質量檢測
-
顆粒物
- PM2.5/PM10:監測細顆粒物,反映霧霾污染程度。常用重量法、β射線法或光散射法檢測。
- TSP(總懸浮顆粒物):包含粒徑小于100微米的所有顆粒物。
-
氣態污染物
- 二氧化硫(SO?):來自燃煤和工業排放,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二氧化氮(NO?):交通尾氣主要成分,檢測方法為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臭氧(O?):光化學污染標志物,紫外光度法測定。
- 一氧化碳(CO):不完全燃燒產物,非分散紅外吸收法檢測。
-
有機污染物
-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工業溶劑揮發物,氣相色譜法檢測。
- 揮發性有機物(VOCs):涵蓋甲醛、苯等,常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重金屬
- 鉛(Pb)、汞(Hg)、鎘(Cd):大氣沉降來源,原子吸收光譜法或ICP-MS測定。
2. 室內空氣質量檢測
- 甲醛:建材釋放的主要污染物,酚試劑分光光度法或電化學傳感器檢測。
- 氨(NH?):來自混凝土添加劑,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
- 氡(Rn):天然放射性氣體,活性炭盒或閃爍室法檢測。
- 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表征室內綜合污染,熱解吸-GC/MS分析。
二、廢氣檢測項目
工業廢氣檢測關注有毒有害物質及特征污染物,常見項目包括:
-
常規污染物
- 煙塵/顆粒物:燃煤、冶金行業排放,濾膜稱重法測定。
- 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x):固定源在線監測(如紫外差分吸收技術)。
-
特征污染物
- 揮發性有機物(VOCs):石化、印刷行業排放,GC-FID或PID傳感器檢測。
- 惡臭物質:如硫化氫(H?S)、氨(NH?),嗅覺測定法或傳感器法。
- 重金屬及其化合物:鉛、汞、砷等,X射線熒光光譜或原子吸收法。
-
高毒性物質
- 二噁英類:垃圾焚燒副產物,高分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HRGC-HRMS)。
- 氟化物(HF)、氯化氫(HCl):電解鋁、化工行業排放,離子色譜法檢測。
三、檢測方法與技術
- 實驗室分析法
- 化學法(如分光光度法)、色譜法(GC、HPLC)、光譜法(原子吸收、ICP-MS)。
- 在線監測技術
- CEMS(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用于實時監測SO?、NOx、顆粒物等。
- 快速檢測設備
- 便攜式傳感器、PID檢測儀(針對VOCs)、無人機搭載采樣設備。
四、標準與法規
- 國內標準
- 環境空氣:《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
- 廢氣排放:《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
- 參考
- WHO空氣質量指南、美國EPA標準(如NAAQS)。
五、結論
空氣與廢氣檢測通過識別污染物種類和濃度,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隨著技術進步,檢測手段趨向高靈敏度、實時化和智能化。未來需持續關注新興污染物(如微塑料、PFAS)及碳排放監測,以應對復雜的環境挑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