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原油和石油產品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原油及石油產品的檢測是石油工業中保障產品質量、優化加工工藝、滿足環保法規的核心環節。其檢測項目覆蓋物理性質、化學成分、性能指標及環保安全等多個維度,直接影響煉油工藝設計、產品分級和終端應用。本文系統梳理關鍵檢測項目及其技術要點。
密度與API度 密度(ASTM D1298)反映原油輕重程度,API度用于分類輕質、中質和重質原油。高密度原油通常需更高裂解溫度。
粘度(ASTM D445) 衡量原油流動性,影響管道輸送和泵送效率。高粘度原油需加熱或稀釋處理。
凝點與傾點 確定原油在低溫下的流動性能(ASTM D97/D5949),對寒冷地區開采和運輸至關重要。
鹽含量(ASTM D3230) 高鹽分會導致設備腐蝕和催化劑中毒,需通過電脫鹽工藝去除。
硫含量(ASTM D4294) 硫化物影響煉油催化劑壽命,并決定是否需要加氫脫硫(HDS)工藝。高硫原油(>0.5%)加工成本更高。
烴類組成(GC-MS) 通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飽和烴、芳香烴、膠質和瀝青質比例,預測裂解產物收率。
金屬含量(ICP-OES/ASTM D5708) 釩、鎳等重金屬會毒害催化劑,鈉、鈣加劇設備結垢。
酸值(TAN,ASTM D664) 高酸值原油(TAN>1.0)易腐蝕管線,需選用耐腐蝕材質。
水含量(Karl Fischer滴定法) 水分影響原油熱值,并可能形成乳化液堵塞設備。
沉淀物(ASTM D4807) 固體顆粒會磨損閥門和管道,需通過過濾或離心去除。
辛烷值與十六烷值 汽油抗爆性(ASTM D2699)和柴油著火性能(ASTM D613)的核心指標。
餾程(ASTM D86) 控制輕組分(如汽油初餾點)和重組分(柴油95%餾出溫度)分布,影響燃燒效率。
閃點(ASTM D93) 衡量易燃性安全指標,柴油閃點需>55℃(閉口杯法)。
芳烴與烯烴含量(GC/FIA) 芳烴影響尾氣排放,歐盟限制汽油芳烴含量≤35%。
冷濾點(柴油,ASTM D6371) 確保低溫流動性,-20號柴油冷濾點需≤-20℃。
運動粘度(ASTM D445) 40℃和100℃下的粘度值決定潤滑膜的厚度和能耗。
粘度指數(ASTM D2270) 衡量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穩定性,高端潤滑油VI可達>150。
傾點(ASTM D97) 低溫啟動性能指標,極地用潤滑油傾點需低于-50℃。
氧化安定性(RBOT,ASTM D2272) 模擬長期使用下的抗氧化能力,延長換油周期。
針入度(ASTM D5) 瀝青硬度分級依據,如60/70瀝青用于鋪路。
軟化點(ASTM D36) 反映高溫抗變形能力,改性瀝青可達80℃以上。
苯并芘(HPLC,EPA 8310) 環保瀝青要求多環芳烴(PAHs)含量≤50 ppm。
揮發性有機物(VOCs,EPA Method 25A) 控制儲運過程中的蒸發排放,汽油終端需安裝油氣回收裝置。
多環芳烴(PAHs)與重金屬(如鉛、汞) 符合REACH、RoHS等法規對致癌物質的限制。
生物毒性檢測(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測試) 評估原油泄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原油和石油產品的檢測體系是連接開采、煉制與應用的“質量橋梁”。隨著煉化工藝升級和環保法規趨嚴,檢測項目正向更高精度、更快響應、更廣覆蓋方向演進,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技術支撐。
以上內容涵蓋從原油到成品油的檢測全流程,兼顧技術細節與實際應用,可作為從業者的系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