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引入光纜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3 22:42:59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3日 22:44
圓形引入光纜檢測項目詳解
一、外觀與結構檢測
-
外觀檢查
- 目的:檢查光纜表面是否平整、無劃痕、氣泡、變形等缺陷。
- 方法:目測或放大鏡觀察,檢查護套層、加強件、光纖單元等部位的完整性。
- 標準:YD/T 1997.1-2018《通信用引入光纜 第1部分:蝶形光纜》要求表面光滑、標識清晰。
-
結構尺寸測量
- 直徑與橢圓度:使用千分尺或激光測徑儀測量光纜外徑,確保符合設計規格(通常φ2-6mm)。
- 護套厚度:切片后通過顯微鏡測量,要求均勻無偏心。
-
標識與標簽
- 檢查光纜表面印刷的型號、長度、廠商等信息是否清晰可辨,抗摩擦性需符合標準。
二、機械性能測試
-
抗拉強度測試
- 方法:將光纜兩端固定在拉力機上,以恒定速率拉伸至大負載(通常≥100N)。
- 標準:拉伸后光纖衰減變化≤0.1 dB/km,護套無開裂。
-
壓扁性能測試
- 步驟:將光纜置于兩平行平板間加壓至規定壓力(如1000N),保持1分鐘。
- 要求:護套無破裂,光纖無斷裂,衰減增量≤0.2 dB。
-
反復彎曲與扭轉測試
- 模擬施工中多次彎折場景,光纜需通過U型彎曲(半徑≥20倍直徑)、反復扭轉等測試,確保光纖不斷裂。
-
沖擊與跌落測試
三、光學性能檢測
-
光纖衰減測試
- 設備:光時域反射儀(OTDR)或光源/光功率計。
- 標準:1310nm/1550nm波長下,單模光纖衰減≤0.4 dB/km。
-
回波損耗測試
- 使用反射儀檢測光纖端面或連接點的反射損耗,單模光纖需≥50 dB。
-
色散與帶寬測試
四、環境適應性測試
-
溫度循環測試
- 條件:-40°C至+70°C循環測試,每次循環2小時,共10次。
- 要求:光纖衰減變化≤0.2 dB/km,護套無龜裂。
-
防水性能測試
- 浸水試驗(水深1m,24小時)或水壓試驗,光纜內部應無水滲入。
-
抗紫外線老化測試
- 模擬戶外長期光照,護套材料經UV照射后拉伸強度保留率需≥80%。
-
阻燃性測試
- 室內用光纜需通過垂直燃燒測試(如IEC 60332-1),阻燃等級達標。
五、電氣性能測試(針對含金屬構件光纜)
-
絕緣電阻測試
- 金屬加強件與護套間絕緣電阻需≥1000 MΩ·km。
-
耐電壓測試
六、其他專項檢測
-
抗嚙齒動物測試
-
柔韌性與彎曲半徑
- 動態彎曲測試(如反復繞卷),驗證小安裝彎曲半徑(通常≥10倍直徑)。
檢測結果與報告
檢測完成后需生成詳細報告,包括:
- 各項目實測數據與標準值對比
- 不合格項分析及改進建議
- 是否符合行業標準(如YD/T、IEC、Telcordia GR-20等)。
總結
圓形引入光纜的檢測項目覆蓋物理、機械、光學及環境適應性等多維度,確保其在復雜環境中長期穩定工作。生產商與施工方需依據標準嚴格把控檢測流程,以提升光纖網絡可靠性,降低運維成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