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動秤量儀的計量性能要求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3 23:19:47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3日 23:21
非自動秤量儀的計量性能要求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一、檢測依據
法規與標準是檢測的基礎:
- OIML R76:法制計量組織發布的《非自動衡器》建議。
- JJG 539-2016:中國《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
- JJG 14-2016:中國《非自行指示秤檢定規程》。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外觀及功能性檢查
- 檢查內容:
- 銘牌信息(型號、大稱量、分度值等)是否清晰完整;
- 結構無變形、銹蝕,按鍵/顯示屏功能正常;
- 水平調整裝置有效,安全防護措施到位。
- 判定標準:外觀無缺陷,功能運行正常。
2. 示值誤差測試
- 測試方法:
- 選取小稱量(Min)、大允許誤差轉換點(如500e、2000e)及大稱量(Max)作為測試點;
- 用標準砝碼加載,記錄示值與標準值偏差。
- 允許誤差(以分度值e表示):
載荷m(e為單位) |
首次檢定允許誤差 |
0 ≤ m ≤ 500 |
±0.5e |
500 < m ≤ 2000 |
±1.0e |
m > 2000 |
±1.5e |
3. 重復性測試
- 測試步驟:
- 使用80%~大稱量的砝碼,重復加載10次;
- 計算10次稱量結果的標準差。
- 判定標準:標準差不超過該載荷點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
4. 偏載測試(四角誤差)
- 測試方法:
- 將1/10大稱量的砝碼依次置于承載器的四角及中心區域;
- 記錄各位置示值誤差。
- 允許誤差:各點誤差不超過該載荷下的大允許誤差。
5. 鑒別閾測試
- 測試步驟:
- 在空載和半載狀態下,施加0.1e的附加砝碼;
- 觀察示值是否產生至少0.7e的變化。
- 判定標準:示值變化明顯可辨,證明靈敏度達標。
6. 零點漂移測試
- 測試條件:
- 預熱后,空載狀態下觀察10分鐘;
- 記錄零點示值波動范圍。
- 允許誤差:零點變化不超過0.25e。
7. 環境適應性測試
- 溫度影響:在-10℃~40℃范圍內,示值誤差仍符合要求;
- 傾斜影響:模擬秤體傾斜1°~2°,誤差不超過大允許值。
三、檢測流程
-
準備階段:
- 清潔秤體,調整水平;
- 預熱電子秤(至少30分鐘);
- 準備M1等級以上標準砝碼。
-
執行檢測:
- 按“外觀→零點→示值誤差→重復性→偏載→鑒別閾”順序測試;
- 記錄原始數據,計算誤差。
-
結果判定:
- 所有項目均符合標準,判定為合格;
- 不合格項需調試后復檢,仍不達標則出具不合格報告。
四、注意事項
- 砝碼選擇:標準砝碼誤差應小于被檢秤大允許誤差的1/3;
- 環境控制:檢測時避免振動、氣流干擾,溫度波動≤2℃/h;
- 操作規范:
- 加載砝碼需輕放,避免沖擊;
- 電子秤充分預熱以消除溫漂影響;
- 多量程處理:對多段量程秤需分別測試各量程段的性能。
五、檢測后處理
- 合格秤:粘貼綠色合格標志,注明有效日期;
- 不合格秤:禁止使用,需返廠維修或降級處理;
- 數據存檔:保存檢測記錄至少3個檢定周期。
通過以上系統化檢測,可全面評估非自動秤量儀的計量性能,確保其在實際使用中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為貿易結算、工業生產等領域提供可信的稱量保障。檢測機構需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并定期更新標準以適應技術發展需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