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4 06:29:31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06:30
炙甘草檢測項目詳解
一、性狀與理化檢測
-
性狀鑒別
- 外觀:表面棕紅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及須根痕;質地稍黏。
- 氣味:焦香與蜂蜜甜味融合,味甜微苦。
- 斷面:纖維性,顯裂隙,中心略呈放射狀紋理。
-
水分測定
- 方法:烘干法或甲苯法。
- 標準:水分含量≤10%(避免霉變)。
-
灰分檢測
- 總灰分:≤7.0%(反映無機雜質水平)。
- 酸不溶性灰分:≤2.0%(指示泥沙等不可溶雜質)。
二、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 方法:HPLC(液相色譜法)。
- 標準:干燥品中含量≥2.0%(核心活性成分)。
-
甘草苷(Liquiritin)
- 方法:HPLC或UV分光光度法。
- 標準:干燥品中含量≥1.0%(關鍵黃酮類成分)。
-
總黃酮/多糖
三、安全性檢測
-
重金屬殘留
- 檢測元素:鉛(Pb)、鎘(Cd)、砷(As)、汞(Hg)、銅(Cu)。
- 限量(mg/kg):鉛≤5,鎘≤0.3,砷≤2,汞≤0.2,銅≤20。
-
農藥殘留
- 常見項目:有機氯類(六六六、滴滴涕)、有機磷類(敵敵畏、樂果)。
- 方法:GC-MS或LC-MS/MS。
-
二氧化硫殘留
- 方法:蒸餾-滴定法。
- 限量:≤150 mg/kg(過量可能引起毒性)。
-
微生物檢測
- 需氧菌總數:≤10? CFU/g。
- 霉菌/酵母菌:≤10³ CFU/g。
- 致病菌:不得檢出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
四、炮制工藝相關檢測
-
蜂蜜摻偽檢測
- 方法:HPLC檢測是否含麥芽糖等摻假糖類。
- 紅外光譜:分析炮制輔料(蜂蜜)的合規性。
-
炮制火候評估
五、其他專項檢測
- DNA分子鑒定:確認基原物種(甘草或脹果甘草)。
- 指紋圖譜分析:通過HPLC或GC建立成分特征圖譜,用于批次一致性控制。
檢測依據與標準
- 《中國藥典》2020年版:炙甘草質量控制的法定標準。
- 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重金屬參考)。
-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指導種植與加工過程。
總結
炙甘草檢測需系統覆蓋成分、安全性和炮制工藝,確保其“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生產企業、質檢機構及藥監部門需嚴格把關,從原料到成品全鏈條監控,保障臨床用藥安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