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熱封型茶葉濾紙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4 10:49:51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10:51
非熱封型茶葉濾紙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一、物理性能檢測
-
定量(克重)
- 檢測意義:單位面積質量(g/m²)直接影響濾紙的機械強度和過濾效率。定量過低易破損,過高則可能阻礙茶湯滲出。
- 測試方法:裁剪標準面積樣品(如100×100mm),使用精密天平稱重計算。
-
厚度與緊度
- 檢測意義:厚度(μm)和緊度(g/cm³)決定濾紙的孔隙結構,影響茶湯流速及截留茶渣的能力。
- 儀器:采用厚度儀多點測量取均值,緊度=定量/(厚度×1000)。
-
透氣度
- 核心指標:以Gurley法或Bendtsen法測定空氣透過阻力(s/100mL)。透氣度過低可能導致過濾緩慢,過高則無法有效攔截細小茶末。
- 標準范圍:通常要求透氣度在500~2000s/100mL之間,具體依茶類需求調整。
-
機械強度
- 抗張強度:縱向/橫向抗張力(N/m)反映濾紙在加工和沖泡時的抗拉伸能力,需≥1.5kN/m(以GB/T 12914標準測試)。
- 撕裂度:埃爾門多夫法測定內撕裂度(mN),評估濾紙抗意外破損能力,一般要求≥200mN。
二、化學安全性檢測
-
重金屬遷移量
- 檢測項:鉛(Pb)、砷(As)、鎘(Cd)、汞(Hg)等,通過ICP-MS測定。
- 限值:參照GB 4806.1-2016食品接觸材料標準,如鉛≤0.2mg/kg。
-
熒光增白劑
- 風險控制:部分濾紙為提升白度可能添加熒光物質(如聯苯類),需用紫外分析燈(365nm)定性篩查,定量檢測采用GB/T 5009.78熒光分光光度法。
-
微生物指標
- 衛生要求:菌落總數≤1000CFU/g,大腸菌群/霉菌不得檢出(按GB 4789系列標準檢驗)。
-
溶劑殘留
- 關注點:油墨印刷或生產過程中可能殘留苯類、酯類溶劑,頂空氣相色譜法檢測總量應<0.5mg/dm²。
三、使用性能驗證
-
過濾效率與速度
- 模擬測試:使用標準茶粉(如5g碎茶)在80℃水中沖泡,記錄完全過濾所需時間(理想范圍20-40秒),并觀察濾液濁度(分光光度計測定)。
-
濕強度與耐泡性
- 濕抗張強度:濾紙浸水后的抗張力需≥干強度的30%,避免沖泡時破裂。
- 耐熱水浸泡:95℃水浴中持續浸泡30分鐘,觀察是否分層、解體或釋放異物。
-
析出物檢測
- 遷移實驗:濾紙浸泡于4%乙酸(模擬酸性食品)和50%乙醇(模擬脂溶性物質)中,60℃下保持2小時,檢測蒸發殘渣(≤10mg/dm²)及高錳酸鉀消耗量(≤10mg/kg)。
四、特殊場景附加檢測
- 高濕環境適應性:在濕度90%條件下存放48小時后測試抗霉變能力。
- 冷泡茶濾紙:額外檢測低溫(4℃)浸泡72小時的強度保持率及析出物變化。
- 有機認證產品:需通過歐盟EC 834/2007或美國NOP標準,禁用任何合成化學添加劑。
五、檢測流程與結果判定
- 取樣規則:按GB/T 2828.1進行批次抽樣,每批次至少取5個樣本。
- 分級判定:A級(優等品)需滿足所有指標上限的80%,B級(合格品)允許個別次要項輕微超標。
- 報告輸出:包含實測數據、標準限值、判定結論及改進建議(如透氣度不足需調整打漿工藝)。
結語
非熱封型茶葉濾紙的檢測需兼顧功能性、安全性與用戶體驗。生產企業應建立從原料采購(如原生木漿、食品級膠粘劑)到成品出廠的全鏈條質控體系,并定期委托 /CMA認證實驗室進行型式檢驗。同時,針對出口產品需關注歐盟EU 10/2011、美國FDA 21 CFR等法規差異,例如歐盟對鄰苯二甲酸鹽的額外限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