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膠印油墨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5 01:29:23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5日 01:31
- 引言:介紹無水膠印油墨及其檢測的重要性。
- 檢測項目:分點詳細描述每個項目,包括目的、方法、標準。
- 可能簡要總結檢測的意義和選擇合格油墨的建議。
在寫作過程中,要確保信息準確,可能需要參考相關行業標準或技術資料,確認每個檢測項目的正確方法和常用標準。同時,保持語言但易懂,適合行業人士閱讀。
無水膠印油墨檢測項目詳解
一、顏色性能檢測
-
色相與色密度
- 目的:驗證油墨顏色與標準色的一致性,確保批次穩定性。
- 方法:使用分光密度計測量印刷樣張的Lab值(明度、色度)及色密度(D值)。
- 標準:ΔE≤2.0(通常要求),色密度誤差控制在±0.05以內。
-
透明度/遮蓋力
- 適用場景:專色印刷或疊印效果要求高的場景。
- 檢測:通過對比印品在黑白底材上的顏色差異,評估油墨遮蓋能力。
二、流變性能檢測
-
粘度
- 意義:直接影響油墨轉移性及印刷適性。
- 儀器:旋轉粘度計(如布氏粘度計),測試溫度為25±1℃。
- 典型范圍:膠印油墨粘度通常為20-50 Pa·s(高剪切速率下)。
-
觸變性與流動性
- 觸變性:油墨在剪切力作用下粘度降低、靜置后恢復的特性,影響墨斗供墨穩定性。
- 流動性:通過流動度測定儀(如平行板黏度計)測試油墨鋪展直徑,評估其在印版上的鋪展性能。
三、干燥性能檢測
-
初干性
- 方法:指觸法或儀器測定印刷后油墨表面初步固化的時間(通常要求≤30分鐘)。
- 影響:初干過快易導致糊版,過慢則影響疊印。
-
徹干性
- 測試:將印品置于標準溫濕度環境中(如23℃、50%RH),記錄完全固化時間(通常≤24小時)。
- 加速測試:使用紅外干燥裝置模擬實際干燥條件。
四、附著力與耐抗性檢測
-
附著力
- 劃格法:用刀片在印品表面劃出1mm×1mm網格,使用膠帶剝離后觀察脫落面積(要求≤5%)。
- 適用材質:需根據承印物(紙張、塑料、金屬)選擇測試方法。
-
耐磨性
- 儀器:耐摩擦試驗機(如Sutherland磨耗儀),以特定壓力、次數摩擦后評估顏色變化。
- 標準:≥4級(GB/T 7706)。
-
耐化學性
- 項目:耐酒精、耐油脂、耐酸堿等(如包裝印刷需測試耐食品模擬液)。
- 方法:棉球蘸取試劑擦拭印品表面,觀察是否褪色或脫落。
-
耐光性
- 設備:氙燈老化箱模擬紫外線照射,評估色差變化(ΔE)及褪色等級(如Blue Wool Scale)。
五、環保與安全檢測
-
VOC(揮發性有機物)
- 檢測:氣相色譜法(GC)測定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質含量。
- 標準:符合GB/T 38571-2020(VOC≤5%)。
-
重金屬
- 項目:鉛、鎘、汞、六價鉻等(RoHS指令要求限值≤100ppm)。
- 方法:XRF熒光光譜法或ICP-MS檢測。
六、印刷適性專項檢測
-
轉移率
- 計算:轉移率=(印品墨量/印版墨量)×,理想值≥85%。
- 工具:通過密度計測量印版與印品的色密度差值推算。
-
網點再現性
- 評估: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50%網點區域的擴大率(標準±10%以內)。
- 高光/暗調:檢測1%-3%小網點和95%-98%暗調網點的完整性。
七、其他關鍵檢測
-
抗乳化性
- 特殊性:雖無水膠印無需潤版液,但需測試油墨在高濕環境下的抗水性能。
-
儲存穩定性
- 方法:將油墨置于40℃恒溫箱中放置7天,測試粘度變化率(≤10%)及是否結皮。
檢測標準與設備參考
檢測項目 |
常用標準 |
典型設備 |
色差 |
ISO 12647-2, GB/T 7705 |
X-Rite分光密度計 |
粘度 |
ASTM D4287 |
Brookfield粘度計 |
附著力 |
ASTM D3359 |
百格刀、3M膠帶 |
耐光性 |
ISO 105-B02 |
Q-Sun氙燈老化箱 |
VOC |
GB/T 38571-2020 |
氣相色譜儀(GC) |
結語
無水膠印油墨的檢測需兼顧通用性與特殊性,從顏色、流變、干燥到環保性均需系統評估。企業應根據實際應用場景(如食品包裝、戶外廣告)強化針對性檢測,同時結合ISO、GB等標準建立質量控制體系,以確保印刷效率、成品率及終端安全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