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5 21:49:04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5日 21:50
山豆根檢測項目詳解
一、性狀鑒別
- 外觀特征
- 根呈長圓柱形,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具縱向皺紋及橫向皮孔。
- 根莖結節狀,頂端殘留莖基。
- 質地堅硬,斷面皮部淺棕色,木部淡黃色。
- 氣味
意義:初步判斷藥材真偽,排除混淆品(如北豆根)。
二、顯微鑒別
- 橫切面顯微特征
- 木栓層細胞排列整齊,皮層狹窄。
- 韌皮部散在纖維束,形成層成環。
- 木質部導管放射狀排列,髓部可見草酸鈣方晶。
- 粉末顯微特征
- 纖維成束,壁厚;導管多為具緣紋孔;淀粉粒單粒類圓形。
意義:通過細胞結構特征確認藥材基源。
三、薄層色譜(TLC)檢測
- 檢測目標
- 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等生物堿類成分。
- 方法
- 以硅膠G板為固定相,氯仿-甲醇-濃氨試液(8:2:0.2)為展開劑。
- 顯色劑為改良碘化鉍鉀溶液,顯橙紅色斑點。
- 標準
意義:快速鑒別特征性成分,避免摻假。
四、液相色譜(HPLC)含量測定
- 檢測成分
- 色譜條件
- 色譜柱:C18柱(4.6 mm×250 mm, 5 μm)。
- 流動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脫)。
- 檢測波長:220 nm。
- 標準要求
- 《中國藥典》規定:按干燥品計,含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總量不得少于1.0%。
意義:量化有效成分,確保療效。
五、重金屬及有害元素檢測
- 檢測項目
- 鉛(Pb)、鎘(Cd)、砷(As)、汞(Hg)、銅(Cu)。
- 方法
-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限量標準
- 參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鉛≤5.0 mg/kg,鎘≤1.0 mg/kg,砷≤2.0 mg/kg,汞≤0.2 mg/kg。
意義:控制外源性污染,保障用藥安全。
六、農藥殘留檢測
- 檢測項目
- 方法
-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或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
- 標準
- 符合《中國藥典》及GB 2763-2021《食品安全標準》相關限量。
意義:防止種植過程中農藥污染。
七、微生物限度檢查
- 檢測項目
- 需氧菌總數、霉菌及酵母菌總數、大腸埃希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
- 方法
- 標準
意義:防止藥材霉變及微生物污染。
八、DNA條形碼鑒定
- 檢測目標
- 方法
- PCR擴增后測序,與數據庫(如GenBank)比對。 意義:分子水平確認物種,防止近緣種混淆。
九、毒性成分檢測
- 檢測項目
- 苦參堿類生物堿的限量控制(過量可能導致神經毒性)。
- 方法
十、總結
山豆根的檢測需綜合傳統鑒別與現代分析技術,把控生物堿含量、重金屬、農殘及微生物等關鍵指標。通過標準化檢測流程,可確保藥材質量符合《中國藥典》及標準,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保障。
以上內容可根據實際檢測需求進一步調整或補充特定項目的實驗參數。
分享
上一篇:山楂葉檢測
下一篇:山麥冬檢測
以上是中析研究所山豆根檢測檢測服務的相關介紹,如有其他檢測需求可咨詢在線工程師進行了解!